第一百九十七章 缘由之始

作品:西游:家父李世民|作者:月雨白|分类:仙侠|更新:2023-09-25 23:36:17|字数:8034字

李福口中的蒸汽机果然成了,果然生产力可以大大提高了。

而在这之后,才是那豆制品风靡长安的风景。

那豆制品本就是工业化的一种体现而已。

而豆制品这种植物蛋白质的普及,也更加加强了长安相对贫穷人口的体质,而这些人体质增强之后,也成为了进厂的绝佳人选。

虽说在李福穿越而来的现代,进厂属于“狗都不去”的选择。

但是,在西游的世界,不知道多少人还被困在温饱线上。

对于他们来说,进厂是非常好的选择了。

因此,本来长安城里生活的大多数人口,其实都是从事服务行业的。

普遍服务于生活在长安城中的各类官员贵族。

这种人口构成在李福离开的第三年,就已经得到了逆转。

整个长安城超过一半的人口,都在各种工厂里做工了。

不过,此时长安城的种种问题也开始显现了。

城区面积以及地理的便捷因素,都出现了问题。

商品制造出来,就要进行售卖。

而长安城本身不临主要的水路航道,光靠陆路的话,成本又很高。

再加上来往的客商过于多,因此本就拥挤的长安城更加的拥挤了。

因此,李世民那边就选择了一个相邻的城市,一个隋唐两代都想迁为都城的城市。

这个城市就是洛阳。

之所以隋唐两代的君主都想迁都这里。

一是因为这里是黄河与洛水的交界处,往常时候运送粮食损耗都更低。

二是因为长安是原本关陇贵族的势力范围,虽说无论隋唐杨李两家,在成为君主之前,都曾经是关陇集团中的一员。

但是,成为了君主之后,若是还和之前在关陇集团里的时候一样,那这君主不就白当了。

因此,迁都另起炉灶,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而现在,李世民有了一个更新潮的选择,那就是不去管甚么迁都,直接把工业中心放到洛水之阳去。

而洛阳和长安之间的这段距离,就依照李福的说法,修“铁路”。

一开始修铁轨困难,无有那么多钢铁,那就修木轨。

虽说已经制造出了蒸汽机,并且工厂已经以此为动力来源进行生产了,但是因为无法小型化。

所以暂时还无法用到火车上,那就用马匹当动力来源。

虽说种种妥协和缩水之后,这一切看起来是有些简陋了,但是实际用起来的效果却很不错。

东土大唐在这个年代,就开始有了长洛一体化的概念。

对于许多远方的商贾来说,长安和洛阳就是一个一体的存在。

虽说东土大唐的全境之内,绝大多数还是原始的农业文明和生活方式。

但是,当许多人看到长安和洛阳如此繁荣之后,他们也回到了他们掌控力很强的地方,开始了类似的操作。

不过,相比于长安和洛阳,那些地方的工人生活状态就很难保证了。

或许是因为李福的关系,长安和洛阳的大部分工业,其实都属于皇产。

如果从皇家与国家一体的角度来说,那这些企业也算是国企。

因为是皇家的产业,而皇家之所以是天下共主,除了兵强马壮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宣称上的合法性。

再加上李世民因为服用了李福为他送回来的人参果草还丹之后,他的寿命已经与天地同寿。

对于李世民这样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来说,他拥有了无限寿命之后,就可以大量的忽视短期利益,而追求长期利益。

而他认为工厂这种做法,最大的长期利益,就是让来做工的人吃饱饭并且变得富裕起来。

如此一来,不管是大唐境内还是大唐境外,只要是听闻了大唐长安的名号,全皆心向往之。

哪怕未来整个大唐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有向外扩张的需求。

周围国家的君主可能依旧不是很乐意,但是对于这些国家的平民来说,他们可能真的会闻之而降,喜迎王师。

那个时候,哪怕是有天上的神佛想要干预,李世民也有足够的信心塑造出自己的神佛与之抗衡。

而他作为一个帝王,他也知道在这样一个初始过程中,那三界共主甚至都不会阻挡,反而会推波助澜。

因为……

作为三界共主来说,最重要的是平衡。

哪一方势力过大都不好,最好势力多一点,而作为三界共主,最大的作用就是帮谁谁赢。

如此一来的话,他自然能够永葆三界共主的地位。

那样的话,哪怕是李世民统御了东胜神洲这一州之地,都不会有甚么问题。

就像是那佛门,统御了西牛贺洲这一洲之地还不够,还要向东胜神洲扩张一样。

李世民对于佛门东渐的动作,其实也是有许多准备。

他知道大势不可阻挡,这佛门东渐,大抵上是会传播在东土大唐境内,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这其中却非常有操作的空间。

操作的空间是什么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西游:家父李世民》,方便以后阅读西游:家父李世民第一百九十七章 缘由之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西游:家父李世民第一百九十七章 缘由之始并对西游:家父李世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