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程思宁自己的学习任务也很重,整理母亲的资料……速度就慢了下来。
到如今认祖归宗快一年了,程思宁也仅仅只翻看了很少一部分的母亲留下的资料。
她发现,母亲留下来的科研手稿并不齐全,其中还杂夹着一部分周丽君的手稿。
程思宁猜想,母亲的一部分手稿可能在周丽君那儿,周丽君也有一部分缺失的手稿在宁归晚这儿。
她二人都从事农学研究,研究的项目不同但颇有共通之处。
程思宁翻找了一会儿,果然找到了周丽君的手稿、日记本等。
再看看封皮上周丽君自编的编号,程思宁很确定这两本就是周倩倩需要的。
她翻开略略一看——
日记本里倒没写什么……那个年代的人,也不知是思想过于纯朴呢还是只把日记当成日常总结在写,基本就是记录了一下每天发生了什么事,仅此而已。
程思宁又打开了周丽君的科研手稿。
她一下子就看了进去。
周丽君的手稿写得非常详细……
程思宁甚至还发现,她的母亲宁归晚在周丽君的手稿中用红字批过一些注释,而周丽君还用蓝黑墨水的笔迹回应过……
看着二人在手稿中你来我往的提问、释义、辩证、论驳,程思宁看得津津有味,很欢乐、又很羡慕。
真羡慕母亲有那样好的一位志同道合的挚友。
程思宁能从手稿里看出母亲与周丽君之间深厚的友谊,也就不难想象,周丽君的离世对母亲的打击有多大了。
也就是说,宁归晚和周丽君当年是真正的挚友,
当然了,这些全是程思宁的猜想。
靳野做好饭,喊程思宁去吃饭。
程思宁这才合上书页,小心翼翼地将之收藏好,离开书房先去外头洗了手,才又回到了客厅。
客厅里飘满了饭菜的香气。从食物的香气能闻出来,这是一锅头萝卜汤。
程思宁走到饭桌旁,看到桌上放着小炭炉,炉上架着砂锅,锅里的肉汤正沸腾着,咕噜咕噜的……
旁边放着两个大筛子,一个装素菜,里头整齐码放着豆芽菜、大白菜、泡发好的海带片和豆腐皮什么的;另一个装荤菜,里头放着片得薄薄的五花肉片、切好的腊肠,还放着三四个生鸡蛋。
程思宁好奇地问道:“咱家哪来的肉?”
靳野笑道:“隔壁胡大婶送来的……昨天你给了她几条鱼,今天她回了半斤五花肉,瞧,片得薄薄的,看着还挺多。”
说着,靳野给程思宁盛了一大碗汤水,就开始涮五花肉片和青菜。
深秋吃火锅是最舒服的了。
甘润的米饭上铺着一片烫熟的白菜叶子,把烫熟的瘦多肥少的五花肉,再用勺子底蘸上葱油酱把五花肉涂满,肉上再铺块豆腐皮,再抹上一层麻酱……
用筷子慢慢卷起来,一口咬下去!
五花肉的口感是脆的,且与葱油是绝配;白菜是甜的,豆腐皮吸足了麻酱的醇香……
这也太好吃了!
程思宁吃得双颊微鼓,心满意足。
一旁的靳野看着妻子慢吞吞地摆弄着花样,又吃得十分满足,不由得笑了。
他往长柄勺里打了个生鸡蛋,再把长柄勺伸进汤里,准备烫个温泉蛋给妻子吃。
突然想起一事,靳野问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吗?”
程思宁点头,把今天宁聿桢和周倩倩先后去学校找她的事儿说了。
靳野敏锐地抓住了重点,“周倩倩找你要手稿干什么?”
程思宁摇头。
半晌,两人又对视了一眼。
靳野想了想,说道:“咱们平时很少跟周倩倩来往,我也不了解周倩倩这人……但就从她今天的表现来看,我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至少我觉得,一个正在申请博导的学者,她可能……没那么多时间可浪费吧?”
“就一句话的事儿,她却要拖延整一个中午,还故意让别人知道她在你这受了委屈……”
“周倩倩为什么要这样做?”靳野问道。
程思宁慢吞吞地吃着饭。
靳野又问道:“周倩倩申导博的论文到底是什么内容?”
程思宁摇摇头。
片刻,夫妻俩同时开了口:
“总不能是靠她养母的手稿来当灵感吧?”
“难道她申博导的论文需要用到周丽君阿姨的手稿?”
二人对视了一眼。
程思宁小小声说道:“咱们是做实验的,不需要什么灵感吧?最怕的就是她直接抄袭她养母的研究心得……”
靳野说道:“既然她拿乔——”
“那咱们还真不能这么轻易就把资料给她。”
“一会儿你把资料收拾好,咱们一块儿看看要不要誊抄一份以防不时之需。”
“然后再把真迹收起来……”
程思宁点头。
夫妻俩快速吃完饭,开始翻看那两本资料。
当然了,隔行如隔山。
靳野不太懂农学,也看不出手稿里的哪些数据重要或是不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