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买好了,程思宁和学生们又跑了好几趟,总算把东西全都搬到了新租下的办公室里,开始整理。
毕竟刚开始嘛,只求能人能安顿下来就好。
大家齐心协力搞卫生,又查缺补漏的,来回跑了好几次小卖部,才总算又买来了煤球、保温瓶、门锁、窗帘诸如此类的东西,勉强完善了这个临时落脚点的生存条件。
在这栋四层楼高的综合办公大楼里办公的其他单位,全部都是既办公、也住宿的。
每个单位都在走廊的尽头那儿放个煤炉子,每个煤炉子上都用白漆写着单位的名字。
程思宁派学生徐长春去小卖部买煤炉的时候,人就问了你是哪家单位的要写什么字儿,于是程思宁的煤炉子上被小卖部的人用白漆写下了“研一程”仨字儿
小卖部的人还给了徐长春一个装弹药的大木箱,说道:“这箱子给你们装蜂窝煤球用,一会儿我也帮你在箱子上写同样的‘研一程’仨字儿!军区的人不让把煤球直接堆在走廊上,嫌不美观……”
“所以煤球是一次性买五百个的,但一个木箱一次只能装四十个左右,你们一天用三个,也够用十来天了!”
“我给你一个账本来记煤,你每次用完了,就把木箱拿到我这儿来,再装四十个过去……”
徐长春听了,回来向程思宁汇报。
程思宁连连点头。
之前总务处的小李也告诉过她,在这栋楼里办公的人们都不开伙,全都是吃饭堂的。基地饭堂相当实惠,而且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饭吃的。
大家之所以还要搞个煤炉子,主要是用来烧开水洗澡洗头。
广东的天气不比北方,一年四季必须天天洗澡。
要洗澡就需要热水。
当然了,也可以去食堂拎热水,但成本挺高的,因为综合办公大楼距离食堂还有点儿远。而且要洗头洗澡的话,一个开水瓶还不够,至少需要四五瓶……
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己生个煤炉子,既能烧开水泡茶,也能简单地煮点儿面条稀烂,晚上洗头洗澡也不受限制。
所以今天,程思宁决定搬到新租下的办公室里住,体验一下。
于是程思宁又带着学生们和小豹子,去招待所那儿退了房,一众人来到办公室。
程思宁和熊珂睡内间的两张单人床,徐长春和小豹子睡外间的折叠行军床。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程思宁让小豹子去食堂打饭回来吃,她和与学生们继续整理行李。
小豹子去食堂打饭,一来一回再加上排队,也花了半个多小时。
程思宁一众也刚刚才整理好房间。
正好有四张办公桌四张木椅,大家能好好坐着吃饭,感觉还不错。
程思宁和小豹子是第二次来这儿了,知道这里的荤菜很划算,今天小豹子买饭菜的时候,给每一个人都买了不同的荤菜。
——程思宁的荤菜是整一条香煎海鲳,差不多有七八两重的样子,还有个炝炒回锅肉,一份素烩冬瓜和一个蒸水蛋;
——熊珂的荤菜是焖鸡腿,半荤菜是豆角炒肉沫,素菜是蒸南瓜;
——徐长春的荤菜是红烧肉,半荤菜是肉沫煎豆腐,素菜是凉拌黄瓜;
——小豹子给自己打了两个纯肉的荤菜,一是卤猪头肉,一是蒸腊肉,素菜是清炒大白菜;
程思宁瞪视着小豹子。
小豹子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问道:“妈妈你吃大白菜吗?”
程思宁还能不知道这小兔崽子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
这小家伙遗传了他爹的基因,恨不得顿顿吃纯肉,只要肉管够,米饭不吃都所无谓,至于素菜……他们觉得吃菜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哄程思宁高兴。
现在小豹子打回来这样的菜,摆明了就是……还想从她这儿再弄点儿肉菜过去吃。
程思宁白了儿子一眼,把饭盒里所有的菜全都扒拉到饭盒盖子里,招呼熊珂和徐长春一块儿吃。
熊珂和徐长春也有样学样,把菜全都拣出来放在盖子里,大家一块儿吃。
徐长春看着满桌子的肉,眼睛都瞪直了,问小豹子,“这一顿花了多少钱啊?”
小豹子答道:“全荤菜两毛五一份,半荤素一毛五,素菜五分钱,米饭五分钱二两。”
熊珂震惊地说道:“那价格比咱北京青华的食堂可便宜多了!”
徐长春也目瞪口呆,问程思宁道:“老师!他们这儿的物价……怎么这么便宜,这分量也多啊!”
程思宁说道:“他们好像有自己的养猪场、养鸡场……还自己种菜。”
熊珂又问道:“那……水井村和太平村不知道是不是也这样。”
程思宁摇头,“你们不要对水井村抱有任何希望!上次我和家亮他们去水井村的时候……那儿可真像乞丐窝!”
“我不是没有见过更贫穷的地方。”
“可这个村子……他们依山傍海的,还能穷到这个地步,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