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宁点头,“不然我为什么要在这儿建科研站呢?”
楚连长说道:“既然这儿的科研站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那么我们的车队带来的那结建筑材料应该就有富余的。”
“不如,就留下来给村民们完善一下房子?”
“你看看他们住的房子……那哪叫房子?那不是山洞吗?山洞住久了很容易得风湿病,对老年人来说,很痛苦的!”
“天哪,那些孩子还没鞋穿!”
“这都已经八十年代了,建国三十多年了啊!”楚连长喃喃说道。
程思宁说道:“楚连长,如果你把富余的建筑材料赠送给村民……又不会对你造成影响的话,那我替他们谢谢你!”
“至于别的,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带着学生们来这儿,不就是为了改善村里人的生活面貌的吗?”
“放心!我已经对他们说过了,一年之内让他们吃饱!三年之内让他们当上万元户……”
“无论你承认与否,每个人都有他的时代使命。”
“你是工兵,你肩负着建设重任。”
“我是农学科研者,我也肩负着开展科学研究,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任务。”
“咱们各司其职,都好好干。”程思宁笑道。
楚连长看着程思宁,也笑了,“对!刚才杨村长还说,您的学生带着他们种红薯,才两个月的光景就丰收了。”
“真好啊!”楚连长感叹道,“果然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这个点儿也已经是下午快五点了。
等到大兵们收拾好帐篷、安好锅灶……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水井村因为贫穷,到现在还在吃大锅饭。
大兵们去看了看村民们的饭菜,全都沉默了。
——主食就是清水煮红薯块;
——菜只有一样:水煮红薯叶,不放一滴油,却往死里放盐。
大兵们来时自带了一周左右的口粮。
他们在太平村省了两天的时间,就把相对应的口粮做成宵夜,和太平村村民们一起吃了。
现在,他们还备有三天的口粮。
但目测他们在水井村的工作一天就够了。
楚连长大手一挥,让炊事班加班,加炒了一大锅罐头午餐肉沫炒包菜叶,又让加急多煮一锅大米饭。
解放军总是自带光环的。
再加上双方都是露天做饭、露天吃饭……
很快,水井村的小孩子们就围了过来,小心翼翼又拘谨万分地和大兵们搭话。
大兵们笑着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们吃。
小孩子们惊慌失措地跑开了……
没一会儿,小孩子们又捧着破碗过来,请大兵们吃他们的水煮红薯块。
然后军民就很自然而然地交换饭菜。
大兵们吃上了甜如蜜、软如糯的红薯;孩子们吃上了白米饭和干辣椒炒泡发好的黄豆、酸辣土豆丝。
大兵们的年纪也不大,吃到这么甜的红薯,疑心放了糖,纷纷去问小孩子。
小孩子们骄傲地说道:“这是谢伟哥哥教我们种的红薯!”
“谢伟哥哥说,红薯是杂交试验苗,这个品种就是又大又甜的!”
“谢伟哥哥还教我们怎么种,怎么收集肥料……这个红薯不是用大粪浇出来的,谢伟哥哥教我们烧用稻草来贝壳,然后泼了水捂在旱井里,过上一段时间再用这种肥去浇红薯田!红薯长得又肥又大,红薯叶也发得很厉害……”
“大哥哥我们没有放糖!我们村里没有糖,这个红薯就是用井水煮出来的!井水里也没有糖……”
大家叽叽呱呱地说着……
那一边,炊事班已经炒好了一大锅的罐头肉沫炒包菜,还煮熟了一大锅的大米饭。
楚连长招呼村民们也过来一块儿吃。
但不知为什么,水井村的村民显得格外木讷、麻木。
面对楚连长的热情邀请,大家的反应居然是垂下了头,不敢看他,也没人凑过去。
楚连长有些尴尬。
程思宁吩咐谢伟,“小伟,你和孩子们去拿了老人家的碗过来,给老人家添点儿米饭和菜。”
说着,程思宁又给儿子使了个眼色。
谢伟和小豹子放下碗筷,跑去村里的老人家们坐着的那一处。
谢伟还招呼了一下村里的孩子们。
很快,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也跑过来帮助。
顷刻间,老人们的碗里多了些米饭,一些肉沫炒包菜。
老人们有些不安,但有谢伟在一旁安抚。
最终,他们还是慢慢地吃了起来,面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而谢伟又带着孩子们去喊其他的村民们也一块儿过来吃。
村民们都很拘谨,但最终还是扭扭捏捏地过来吃了。
这么一来,军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几个胆子大的村民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话题,和大兵们聊起了天……
程思宁坐在一旁,听到几个村民嘀嘀咕咕,大意是今天吃了解放军的饭,明天也不知道拿什么来还给人家。
要是解放军在村里呆久一点还算好,他们可以去捡点儿螃蟹海货来送给解放军,把这人情还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