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里还提着个半旧的鱼篓子。
小豹子赤脚跑到程思宁身边,直接把鱼篓子的嘴对准地面,一扣——
好多活蹦乱跳的东西噼里啪啦地在地面上弹跳了起来。
程思宁没有防备。
一时间,她被吓够呛,低呼了一声就连连往后退。
小豹子淘气地大笑起来。
程思宁连退了好几步,稳住心思,才看清儿子带回来的竟然是:
一蹦三尺高的皮皮虾;
以怪异方式行走、想要逃跑的小八爪鱼;
挥着大钳子横行霸道的螃蟹;
还有慌慌张张正往壳里缩肉的蛏子王、月亮贝……
看起来种类杂、数量还多!
程思宁突然想起来,儿子好像说,村里的小孩子们一大早已经挖了几十斤的沙虫!
既然这附近的海货这么丰富,村里人为什么还这么穷呢?
程思宁先是白了儿子一眼,又摸了摸儿子的脑袋瓜子,说道:“涨潮了没?你鞋呢?”
“潮水涨上来了我们才回来的,”小豹子抬起手臂,利用短袖擦了一把额头的汗,说道,“鞋子我走的时候就没穿,脱在屋里了。”
程思宁又问,“单你一个人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大家都得了这么多?”
小豹子说道:“我今天第一天赶海,怎么能跟他们比?不过,他们眼刁,小一点儿的螃蟹贝壳都不愿意要!其实还有好多好多鱼,但他们也说太小了不能捡……”
程思宁点点头。
村里的孩子们在不远处喊小豹子。
小豹子忙不迭地又拾起爬满了一地的海货,塞进鱼篓子里跑了。
程思宁问谢伟,“他们这儿……就是小孩子去赶海、捡海货,常常都有这样的收获吗?”
谢伟苦笑,“老师,我刚驻村的时候,也有着和你一样的困惑。”
那会儿谢伟就问老杨,说你们这儿虽然土壤贫瘠,庄稼长得不好,可你们这儿这样容易捡海货,不至于就到了吃不上饭地步吧?
老杨告诉谢伟,“你说的对,确实是这么个情况。”
“可跟这些海鱼海虾比,我们还是更愿意吃大米、吃面制品啊!”
“而且海鱼海虾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太好……”
“现在村里六十以上的老人基本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
“不瞒你说,我已经四十多啦,我也是浑身关节痛……”
“以前也有干部下乡来我们这儿视察的,据他们说,好像我们村的老人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海鱼海虾吃多了,得了一种叫‘痛风’的病,严重的话,会导致关节肿胀、变形,别说干体力活了,就连走路都困难啊!”
“所以我们特别想多种点地,多吃点五谷杂粮!”
这会儿,谢伟一五一十地复核了老杨的话。
程思宁恍然大悟。
既然这样,那她可得赶紧去阻止一下楚连长那边的炊事班——不能让他们做沙虫海鲜面!
程思宁急忙过去找炊事班班长。
他们刚刚才处理好那几十斤沙虫,正准备上锅烧。
如洗澡盆般大的锡盆里,装着白花花被剥了皮、灼过水还去除了内脏的沙虫……
程思宁只看了一眼,就差点儿吐了。
她赶紧挪开目光,对炊事班班长说道:“小张同志,你能等等吗?”
然后程思宁把村里人不太愿意吃海鲜的事儿说了。
炊事班班长小张瞪大了眼睛,“程老师,幸好你提前说了!要不然啊,按我们之前的想法,是想用这个沙虫来熬底汤,到时候把又鲜又甜的沙虫汤浇到煮熟了的手擀面上,别提有多好吃了!”
说着,小张想了想,又道:“那这样吧!”
“我们干脆煮白水面,然后准备两种卤子,一种是沙虫海鲜卤子,一种是豆瓣酱卤子。”
“然后大家往面条上浇自己喜欢的卤子!”
程思宁连连点头。
小张又道:“可惜没有新鲜蔬菜了。”
“我们出来好几天了,唯一的蔬菜就是土豆,可土豆也不多了……”
“要不然啊,往面条汤里洒上些新鲜蔬菜,那才叫好吃呢!”
程思宁深以为然。
她自己就是个必须顿顿吃蔬菜的人。
“小张,你们忙你自己的,”程思宁说道,“反正我这会儿也没事儿了,我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野菜。”
小张奇道:“程老师,您认识野菜?”
程思宁笑道:“别小看我,当年我可是下乡插过队的!”
说着,程思宁把儿子喊了过来,如此这般交代一通……
小豹子刚刚才下过活,现在又听说,要上山去采野菜???
小家伙眼睛一亮,大声招呼了一下他的小伙伴们。
于是,小孩子们飞快地把鱼篓里的渔获倒进炊事班的大盆子里,拎着空篓子就快手快脚地跟上了程思宁母子俩。
程思宁先是问了问孩子们,他们以前都在哪儿摘野菜。
水井村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穷的缘故,看起来就特别木讷、表情也麻木,有种……把自己当成行尸走肉的感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