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行。我刚才说的你都听得见,原因就是这么个原因,清代就不要去美化戏说了,拍点别的吧,韩厂长什么事儿?”
“我其实是想来问问您那个奏颂的事儿,”韩山平接过烟,脸还红了:“我手里也有个本子,也是秦朝的事儿。”
他一说张铁军就知道是哪一出了,摇了摇头:“如果不是正剧就不要试了,而且说实在话,你们戏说也没戏说好。
票房是肯定要崩的,咱们的老百姓还接受不了这么‘先进’的思维。”
“要不,您看看剧本儿?”
“行,放这吧。”张铁军点点头,这点面子还是可以给的:“咱们的观众和国外是不一样的,你们做影视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国外没有这么久远的历史,他们的文化就是缺少这一环的,所以他们看历史和看科幻小说是一种感觉。
而且他们的戏说,幽默,这一类吧,你们可以研究一下,都是现代,近现代的故事,或者有传说故事。
事实上他们拍历史也都是一本正经按正戏拍的。
这种戏说历史和人物的方式,只有港台地区有,这是一种日本文化,或者叫殖民文化。
咱们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戏说的东西,要么就是当成真的,要么就会特别的反感,反感到是没有什么,怕的就是当真。
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影视本身就包含着文化普及的作用在里面,我们给大家看什么,想让大家知道什么,思考什么,这个需要考虑。
不要为了拍而拍,不要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怪而怪,更不能拿重要历史重要人物去恶搞。这不是戏说,这是污辱。
秦颂就是这么个事儿,我们被港台地区的导演给带偏了。”
这些年港台的导演编剧因为一部少林寺一窝蜂似的进来搞钱,可以说大获成功,带动了更多的人。
里面有像李翰翔这种拍出大戏的,也有像周小文这种走歪了的,更有像陈凯哥一样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的。
陈的戏基本上都差不多,都是乱糟糟一团糟,闹闹哄哄稀里糊涂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如果不是有个好爸爸他吃不上这碗饭。
“他需要投资,没钱了。”姜阳光指着韩山平对张铁军说:“穷的叮叮当响。”
“这么难了吗?”张铁军问韩山平。
“有点难。”韩山平脸更红了:“这几年国内的电影厂都难,就靠搞点录像带挣点发工资都不够,医药费都报不起了。”
“你这几年拍了不少片子了吧?不都挺好的吗?”
“主要是现在整个电影市场都不大好,放映渠道也在下降,除非拍成一部特别受欢迎的,这个谁也不敢保证。”
“要不,老姜你带老韩你们去找张英说说?”张铁军对姜阳光说:“她那边资金和发行渠道都是现成的,找我有啥用?”
这个时候的韩山平还不是后来那个中影集团的老大,电影界的话事人,这会儿就是一个一百万都拿不出来的亏损电影厂的厂长。
确实是挺难的。
他说的报不起医药费是真的,这也是过去的老国企最亮眼的特点之一了。
就北影厂那么大个地方那点人,一个月要报四十来万的医药费,这个厂子真是挺不容易的,全厂带病坚持工作呀这是,还不是小问题。
事实上,在两千年之前,全国所有的国营企业都是这么个状态,那些退休职工反正也没事儿干,就跑去医院当宾馆住,然后回厂子报销。
退休职工能干的事儿,在职的自然也得想办法蹭蹭,这不就越搞越多了。
张铁军他们选厂也差不多,每天都几百上千人在医院打发时间,就是为了弄点补贴混点药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最夸张的时候,住院部一张床上撂七八个人,可热闹了。
医院其实也不是不想管,管不了,主体都是老头老太太,谁敢碰?他们可是谁都敢打。
正是这些人,硬是推动了退休职工社会化和医疗社会化的进程,厂子实在是负担不起了。
喜欢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