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剑被轻舞片刻后,便被赵敏收回了鞘内。
倾盆大雨,再次落在了,她那件大红色的龙袍之上。
顶着雨势,赵敏片刻之后,便来到了两军阵前。
她稳坐在,高高的城楼之上。
三两个丫鬟,早已经为她备下美酒佳肴,和她最爱吃的苹果。
赵敏先是狂饮了一大杯美酒,感觉身子暖和些后,便走到了城楼的边缘。
一眼望去,常遇春的兵马无边无际,好似势不可挡。
注视了片刻后,赵敏又将目光,望向了己方的将士。
同样,己方的将士,也是斗志昂扬,他们此刻的血性,好似已经不弱于先祖当年。
所有的元军将士,心里都明白,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必须再次横扫天下,否则的话,以蒙古人这近百年来造成的杀戮,一旦战败,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吃光了手中的苹果后,赵敏便来到了一面硕大的战鼓前,那战鼓,比赵敏还要高出不少。
只见赵敏拿起旁边的鼓槌后,便狠狠的敲击了一下。
刹那间,震人心扉的鼓声,便传到了每个将士的耳中。
所有守城的元军将士,都侧头张望。
仅是一眼,他们便看见了心中的神,只要赵敏还在,大元即便是,再怎么支离破碎,也都有再次,一统天下的机会。
大都城外,常遇春稳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
望着那隐约可见的红衣女子,他的心中,竟也有了一丝敬佩之情。
赵敏的智勇,放眼全天下的女子,可排第一。
望着这样的女子,他忽然想起了,之前与徐达之间的谈话。
现在想来,常遇春觉得自己有些可笑,他竟然还和徐达,争论赵敏的归属权,直到看见这一幕后,常遇春坚信,自己根本没本事活捉此人。
这样的女人,又怎可能被活捉。
战鼓声响彻了片刻之后,赵敏便将鼓槌,随手扔到了一边。
而后,她便鼓足了气力大声喊道:“常遇春,老娘就在这里,你若有胆,咱们今日,就决一死战”。
赵敏那清脆的声音,响彻四野,方圆几里内,都可听的一清二楚。
这一声呐喊,不光是再次提高了,元军将士的士气,同时也打压了,常遇春兵马的气焰。
就连常遇春胯下的战马,都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
常遇春本人,也是被这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震慑的不轻。
在稳住了胯下的战马后,他便向四周望了一眼。
见己方士气大减,他便怒声说道:“一群没用的东西”。
“一个娘们儿而已,再厉害,还能厉害到哪儿去”。
“传令三军,拿下赵敏首级者,赏赐黄金万两,谁若是能活捉这个娘们儿,老子就把这个征虏大将军的头衔让给他”。
“天地日月为证,我常遇春,决不食言”。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常遇春的许诺下,他手下将士的士气,也提高了不少。
但即便是这样,常遇春心里也明白,想要一战拿下这元大都,绝无可能。
赵敏之才,不弱于世间的任何一位将领,若是不占据绝对的优势,怕是绝无战胜她的可能。
……
江南,应天府。
天下各地,每日的探报,都准时准点的,送到朱元璋的手中。
今日也是一样。
朱元璋在看过龙城和晋阳的探报之后,便随手递给了一旁的刘伯温。
刘伯温大致的看了一眼后,便若有所思的说了句:“奇怪,真奇怪”。
朱元璋道:“先生有话直说”。
刘伯温道:“奇怪的地方有两点,明将杨逍,张定边他们二人,最近是不是太过火了”。
“龙城现如今的守将,乃是元廷名将王保保,此人是个大才,他手下又有着十五万将士”。
“那王保保死守不出,想要拿下龙城,定是要付出血的代价”。
“杨张二人的手里,也只不过有着二十来万人兵马而已”。
“但从探报上的内容来看,光是前几日,死在龙城脚下的明军,就已经不下两三万了”。
“现如今,天下三分,张无忌的实力最弱,咱们虽说,与他事先约定好了,两面夹击的事宜,但他装样子装的,也太像了”。
“好似完全不计成本一般”。
朱元璋笑道:“这样不是更好么”。
“让王保保多消耗些张无忌的兵马,也省得日后,咱们出力了”。
刘伯温想了一下后,还是摇了摇头:“陛下,更奇怪的,是第二份探报”。
“张无忌已经率领一支起兵,离开了晋阳,但那支起兵,却没有与杨逍他们会和”。
“他现在,毕竟也是个皇帝,亲率几万骑兵忽然间消失了,还连带着他的皇后,和向来都与他形影不离的周芷若”。
“怕是此人,在谋划些更可怕的东西”。
朱元璋在听了刘伯温的话后,也是陷入了沉思。
他虽在嘴上瞧不起张无忌,但却从未在心里,小视过这个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