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对列祖列宗?
群臣齐齐一怔,脸色瞬间严肃了起来。
这一句算是华夏百姓最有分量的几句话之一了。
除此之外还有孩儿不孝、朝廷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等等。
一旦这话说出了,那都是将生死置之事后了,闹他个天翻地覆。
皇帝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诸位爱卿,朕说句大实话,如果百姓们因为朝廷取消了养老、看病等政令就闹腾、以至于发生民变推翻了朝廷,那就推翻了吧。
不懂感恩、一味索取、感叹不公、自怨自艾的人,那就让他们回到过去,再尝尝被压迫、剥削的日子,到那个时候他们就知道谁是对他们好了。
不是朕自吹自夸,没有几位帝王会如朕一般如此将百姓放在心上。”
静!
无比的安静!
群臣皆是一脸惊骇的看着皇帝,嘴巴大大的张开,双眼瞪圆。
属实是皇帝的这句话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知道皇帝要说出愧对列祖列宗的话,但没有想到竟然是这句。
他们能从皇帝的话中听出,皇帝绝不是在说气话,而是真心实意的。
这一个王朝,说推翻就推翻?
说这话的是一位皇帝,大明的主人,他们焉能不震惊?
震惊过后,群臣也是连连点头,皇帝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整个大明如今最硬的底气所在。
换个王朝,没有那个掌权者会如皇帝这么有气魄,因为他们害怕百姓富有进而推翻统治。
只要大明的后继之君别自己作死、闹一些幺蛾子,维持住现在的各种政令,百姓推翻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百姓若是推翻了大明王朝,新的王朝出现之后,一定会大肆分封,群臣功勋一定会废掉还地于民和义务教育。
因为这极大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且更加的不好统治。
牢笼志士、白首穷经,愚昧穷人才能让下层更加的安稳。
“行了,住有所居、老有所养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现在看还是远了点,我们应该把握住当下,渡过了现在才能谈未来!”
崇祯打断了众人的震惊,将话题撤了回来:“正如袁爱卿所言,集体工坊的出现不仅能解决我们在海外的商贸话语权,更能大幅度提升百姓们的工钱,让百姓们过上好生活。
所以,对于广德泰张子兴的集体工坊的的提议朕是非常认可的。
军机处和兵部不是在准备军改的事情吗?那些退役的军士可以组织起来,他们在军中也是接触了不少的器械,基础还是有的。
工部召集一些工匠培训一段时间,兵部给他们做担保,户部出银子解决他们起步的问题,三方合作先将集体工坊做几个起来,做个示范。
如此既解决了退役军士的去处,也避免了他们回去后无所事事,也能在集体工坊中发挥出价值,一举三得。”
“臣等遵旨!”
英国公张维贤、兵部尚书侯恂眼睛猛地一亮,随即立刻回应。
他们正愁着退役的军士怎么安排呢,结果这边转手就来了一个解决方法。
军士的纪律性极强,哪怕是预备役也是,极严的纪律性会让他们效率得到极大的增加。
重要的是军士们不大可能会出现偷税漏税的事情发生,且不大可能出现为富不仁和后期苛刻对待新入的工匠们。
如此也减轻了巡视组和锦衣卫的一些工作。
“毕爱卿,你们户部这边还有其他事情需要禀报吗?”
“回陛下,还有两件事儿!”
回过神儿来的毕自严再次出班上前一步,快速道:“第一,大明律中商律的制定,商事在极速发展,
此次海贸,供销社和南海商队的随行也发现了不少的漏洞,以及集体工坊中的律令,臣等想召集商人征求他们的意见,再次修订律令!”
“可行,那就放在拍卖会之后,和财政的问题一并举行了,此事依旧由户部负责!”
“第二件事儿就是赈灾的事情,据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布政司禀报,以及锦衣卫、巡查御史核查,三个布政司大旱严重。
陕西汉中平原虽然能丰收,但与关中平原隔着秦岭,虽然有五条道能通达,但运输成本太高了,不如留在汉中。
如此西进可到陇右,东下可乘船南下襄阳,远比秦岭这边方便。
臣等商量之后,一致决定今年入冬前在两地开仓放粮,以平粮券的形式发放,不管性别、年龄,每人每月十五斤。
另外八岁以下孩童和六十岁以上老人每月可以再免费领取五斤白面。
此法一直延续到明年三个布政司的小麦入仓之后,视收成再决定是否继续出售。”
不待崇祯回应,毕自严继续道:“陕西最为严重,达到了《周礼》荒政等级中的二级,所以臣等衡量再三,结合各地的物价等,
最终决定陕西平价三成,山西次之,平价四成,河南再弱,平价五成!”
“可以!”
崇祯点了点头,此事是在南京之时就已经议定的。
为什么是低价售出而不是直接开仓放粮?一是尽可能的释放出百姓手中的余钱,逼着他们想办法,而不是等着赈灾,否则多少粮食都不够灾民们分的。
尤其是现在商事推动带动手工业的发展,也算是变相的以工代赈吧。
二是将当地富商手中储备的粮食给逼出来。
朝廷若是免费赈粮,那么大明境内富商手中的三千六百万石粮食怎么办?让他们也免费捐出来吗?肯定是不可能的。
会腐烂吗?自然不会,大不了酿成酒,虽然风味和口感上也难以与传统的糯米、黍米等原料酿造的酒酿相媲美。
但与糯米酿造的酒勾兑,密封放上几年,依旧是好酒。
若是朝廷以平价售出,那么富商自然也会卖出来,虽然会亏上一些,但符合朝廷的利益。
其次,就算是朝廷卖给百姓,这笔银子最终也会以各种方式返还给百姓,例如棉花、南水北调的那些水车、大灾后的种子等等。
一念至此,崇祯看向群臣,低喝道:“张廷登、李若涟!”
喜欢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