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你们的计划,需要什么支援都提出来。”
“风某既然承诺过这件事,就绝对不会食言而肥。”
“初期给你们相应的支援这没问题,但你们总不至于让我们文明书院永远支援下去吧?”
“所以,得有个期限!”
“明白明白!”
老周闻言满脸兴奋,说道:“风院长的话也正是老夫要说的,现阶段物资匮乏,我们国家一清二白,书院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援这已经是大恩情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夫相信未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第二件事就是,老夫代表龙雀阁的那些老家伙,想咨询风院长一件事。”
说到这里,老爷子沉吟了几秒钟,这才说道:“若是用大禹九鼎和传国玉玺来修复九州龙脉,那么这些国宝是不是?”
“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考考你,”
风阳给自己灌了一口酒,似笑非笑的问道:“老爷子,你可知道‘大禹九鼎’的真正由来和作用么?”
“不是夏皇大禹炼制的吗?”
老爷子反问道。
“没错!”
风阳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九鼎,的确是夏皇大禹铸造的。”
“但是有一点你们要搞清楚,大禹九鼎,并非古籍当中所写的‘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大禹九鼎,出世于大禹治水以后。”
“相传当时洪水泛滥,夏皇大禹有感百姓疾苦,民生凋敝,自然灾害频发,于是采集首阳山之铜铸造九鼎,用来镇压九州龙脉!”
“注意,是用来‘镇压九州龙脉’的!”
“并非是什么祭祀神器,也不是什么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若是用我们修行者的解释就是,大禹九鼎本来就是用来镇压和疏通九州地脉的炼器!”
“明白了吗?”
“呃...这,这个......”
老爷子满脸呆滞。
风阳的这套说法,直接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好了,我们换个说法,”
风阳摆了摆手,笑眯眯的问道:“老爷子,你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六阶武者。”
“你认为,旧纪元里经常发生的那些自然灾害,比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洪水、沙漠、台风...等等,都是怎么形成的?”
“它们是真的‘自然灾害’么?”
“那么,这些自然灾害又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什么原因酿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难道说,是地脉的缘故?”
老周捧着酒碗,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恭喜你,答对了!”
风阳捏了个响指,笑眯眯的说道:“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因为地脉中断、残缺,亦或是堵塞造成的。”
“当‘袛’重新主导世界,当地脉恢复后,一切的自然灾害都将成为历史!”
“风某和你说这些的目的,就是想告诉你们一点,大禹九鼎,自始至终就是为了疏导地脉,镇压九州龙脉而存在的。”
“大禹九鼎,不是让你们摆在朝堂之上、摆在博物馆之内让万众瞻仰膜拜的玩物!”
“你们可知道,这次让你们将九鼎取出来,本来就承担着重大的风险,必须要在短期内将其再次送进九州地脉之中。”
“否则,酿造的后果,不是你我可以承担的起的。”
说到这里,风阳微微一顿,接着说道:“至于说传国玉玺,只是起到一个画龙点睛之用。”
“传国玉玺依然存在!”
“不过,修复完地脉后,风某会将传国玉玺暂时放在女娲本体旁边。”
“传国玉玺,不可离开‘主龙’太远,最好将其安放在西京附近。”
“等你们什么时候落户西京,可以将传国玉玺接回去!”
“明白了。”
周老捧着碗猛喝了几口灵酒,通过风阳的叙述,现在他大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怪不得!
在炎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之中,大禹九鼎自始至终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原来是因为这件国之重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镇压九州龙脉!
无数年以来,大禹九鼎一直沉睡在地脉深处,从未、亦或很少有出头露面之日。
如此。
世人若是能寻找到蛛丝马迹才怪!
“风院长,最后一件事就是,我们大夏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老周信誓旦旦的说道:“除了那些未适龄儿童,除过少数智力障碍人群,我们的国人基本上都踏入了锻体一重!”
“不错!”
风阳点了点头,他拿出一枚储物戒指丢给了对方,说道:“这里面,是风某给你们准备的一些下品灵液。”
“回去后按照一定比例罐装起来,给那些婴幼儿每人准备上一两份。”
“到时候,以防万一!”
“另外,再给你们一个周时间准备。”
风阳沉吟了几秒,沉声说道:“一个周后,风某将正式开始修复地脉了。”
“也就是说,第二轮灵气复苏,有且仅有一个周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