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明仁宗想迁都回南京,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漕运的利益过大。
另一人说:“今年漕粮海运,还是动用了我们运河的船夫和民夫。既然如此,不如我们把海运这一项也管起来。”
沿河的大家族苦笑摇头:“我们靠着运河生活,海上有海上的势力,贸然插手恐怕水土不服。”
海运这一块,已经有人先行一步,不是那么好抢的。
敢出海的都是真的狠人。
坐在角落里的魏国公世子徐邦瑞沉默不语。
海瑞收走徐家在南京城外白鹭洲的避税码头,皇帝又废除南京振武营,魏国公府破财又丢掉兵权,已经是一头垂死的老虎。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家还有漕运的利益。魏国公府执掌南京振武营兵权一两百年,谁做漕运的买卖都要来拜码头。
今年漕粮海运,魏国公徐鹏举一气之下病了,大夫暗示只能熬个一年半载,可以准备后事。
府内暗暗传言,国公爷是被气病的。
罪魁祸首就是海瑞和晏珣,至于真正的罪魁祸首,他们不敢说。
话又说回来,明仁宗朱高炽一系的后人,都是仁孝文皇后徐氏血脉。
皇帝身上也有魏国公徐家的血!
正是这个原因,虽然魏国公府如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皇室还是再三给他家机会。
“世子爷,这事还得你做主啊!”底下的人纷纷说。
世子爷跟晏珣有一点点交情,是不是可以用上?
魏国公徐鹏举喜欢小儿子徐邦宁,南京官场传闻,徐邦瑞能当上世子,有晏珣的帮助。
徐邦瑞:……那些传闻都是二弟瞎猜的!我倒想跟晏文瑄有交情,就怕他不记得我!
喜欢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