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会不会是祭祀?

作品: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作者:随波逐流鸭|分类:悬疑|更新:2023-08-13 07:12:47|字数:4364字

狄仁杰在回去大理寺的路上思来想去,他突然灵机一动。

“能够知晓牛麻一家人的生辰八字,要么是他们身边的人,或者邻居,或者亲人。要么就是官府里,有能力查看户籍登记表的人。”

因为一般人都会将纸质户口本认真保存好,童男童女命案发生之后,洛州府衙便对牛麻家里搜查了一番。

胥吏们发现,牛麻一家人的纸质户口本收藏在衣柜内侧,甚至布满了粉尘,说明很久都没有动过了。

基本可以排除有人偷偷溜进他家翻看生辰八字。

狄仁杰感觉这两个案子,绝对是有什么关联的,凶手不可能无的放矢,随便杀掉无仇无怨之人,一定有他的目的。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欧阳玉。

这时,欧阳玉沉默了一会儿,徐徐开口说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凶手杀人是为了祭祀?”

“人祭?”

欧阳玉沉重的点点头。

他从小便博览群书,什么内容都看,而且过目不忘,他曾经在一本古籍中读到过。

商朝盛行人祭文化,和“土”有关的“社、示、坛、坎”,分别代表着不同形式的祭祀活动。

“社”代表着祈求五谷丰登,“示”代表着生殖崇拜,“坛”代表着祭祀太阳,“坎”代表着祭祀月亮。

商朝人极度崇信鬼神,认为神灵无处不在。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什么“道德”的观念,神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神喜欢吃什么,就献祭什么。

出门、盖房、乔迁、婚丧嫁娶、打仗等等无论大小事,都要事先占卜、请示鬼神。

比如说“烄刑”,就是将人活活烧死。

“卯刑”,把人开膛破肚劈成两半悬挂。

“册刑”,顾名思义,把人劈开穿成串。

“副刑”,把人掏空内脏。

“伐刑”,砍下头颅。

“沈刑”,沉入水中淹死。

“弹刑”,杖打而死。

......

可是,凶手实施人祭活动,到底是为了做什么呢?还有,人祭非得严格按照纳音五行来?

欧阳玉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诡异,实在是太诡异了!

既然想不明白,那干脆就不想了,狄仁杰马上安排胥吏去探查牛麻一家人的人际关系,是否与谁结过仇,或者发生矛盾等等。

几天后,得到的回复是,牛麻为人老实善良,从不与别人结仇结怨,他在伊河村的口碑不错。

至于他的亲人,近亲在沧州,远亲在幽州,他这一脉,从阿翁开始,不断南渡下来洛州的。

那么,不是邻居,也不是亲属,到底凶手会是谁呢?

狄仁杰越来越相信欧阳玉的话了,他开始认同,这一系列杀人案件,是凶手在进行人祭活动。

他询问卢京兆尹,调查一下近一年中,有谁进去过存放伊河村户籍登记表的书库。

答案是,没有!

在这一年时间,从未有人进去查阅过。

户籍一般是一年半统计一次,而现在还没有到统计的时间。

当然,也有可能是在上一次统计户数,增添删减人口时查阅的。

可是,那么多人的生辰八字,哪怕是狄仁杰一一推断每个人的纳音,也要花不少时间。

参与改动户籍登记表的官吏有许多,每个人都有嫌疑,但是没有证据。

而且,牛麻早就三十年前就定居洛州,他家信息的前后几十页,都没有出现改动。

“有没有一种可能?牛麻曾经偶遇过某个人,然后将他们全家人的生辰八字,无意间透露给别人?”

狄仁杰始终不会相信,一个人能神奇到,一眼就看出一个人的纳音五行。

这个世界,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神人。

他更倾向于,是牛麻主动透露的,比如说,他曾经路过一个算命摊子,花钱找人占卜命数凶吉。

“对了,算命摊子!”

狄仁杰再次回到洛州府衙,他找到市令。

唐朝设置了市署、平准署来管理市场,《唐六典》记载:“京、都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

市署和平准署的职能就类似于后世的市场监督管理局。

“(市令等官员)凡买卖奴婢、牛马,用本司、本部公验以立券……凡买卖不和……”

由此可见,只要在市里摆摊的,必须在市署登记在案,市令又负责解决市场纠纷等等工作。

洛阳城一共有二十个市令,卢杨干脆将所有市令都喊回来,懒得一个个去通知。

“请问,各位管辖的市里,有没有算命占卜的摊子?”

东西市的市令表示没有,然而南市的市令却低头犹豫了一下,最终说出:“有的,一个名叫法正门的江湖门派门人,曾经在市尾摆过摊子。”

“法正门?”

“是啊,前段时间不是颁布了江湖门派必须登记在案的新律吗?他们法正门没有登记,于是金吾卫左右街使将他们全部赶出洛城了。”

“只是驱赶,没有抓捕?”

南市市令愣了愣:“新律里面写有抓捕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方便以后阅读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266章 会不会是祭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266章 会不会是祭祀?并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