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军歌的筛选

作品: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作者:随波逐流鸭|分类:悬疑|更新:2023-08-21 18:32:03|字数:4124字

宋真拍了拍田七的肩膀,给他一个眼神,然后先行告退。

他不能呆在军营太久,也不能过度协助大理寺办案,这是李治要求的。

再说了,他如今不在大理寺任职,确实没有理由混入其中。

他如今手头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当务之急,就是排练一百零八位男乐师,演奏军歌。

在他的设想中,军歌需要符合以下几个硬性要求。

第一、必须振奋人心,旋律高昂,让人听了之后会热血沸腾。

这样的话,就要用到大鼓和军号了。

第二、要能在古代完美复刻出来的音律节奏。

他曾经有设想过将《天军行阵乐》拿出来,虽然这首曲子是发布在一个外国游戏上,但是作曲者是国人。

那么问题来了,该曲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都运用到贝斯,低音金属鼓等重金属乐器,在大唐,如何复刻?

宋真尝试过很多方法,甚至研究自创了新乐器,始终无法达到那个厚重、深沉的音准。

他也有做过实验,把电音曲调删了或者用别的节奏替换不就行了?

然后悲剧的发现,不行!这首曲子的灵魂就是重金属音乐风格的电音,具有调动人心理情绪的强烈张力。

缺了什么都行,唯独不能缺失电音。

如果不能完美复刻,还不如不用。

包括《惊涛落日》,亦是同理。不过,唢呐部分倒是可以采用。

第三、带歌词的曲子,词必须契合时代要求,不能说文绉绉,起码后代的白话文是不合适的。

经过一轮筛选,宋真留下了三首曲子。

其中一首,自然是耳熟能详的《精忠报国》。

震撼人心的旋律,悲愤苍凉的基调,壮丽恢弘的气势,极具荡气回肠之感。

虽然歌词是歌颂南宋岳飞的,但是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能套用。

只需要将部分歌词稍加改动就行。

比如说那句“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这个时间放在大唐显然不合适,可以改成四十年。

因为大唐从武德元年开始,也就是618年,如今是显庆二年657年,刚好时间线吻合。

排练时,站在一旁看戏的天仙姑娘招招手,示意宋真过来。

“教坊使,我有个疑惑哦。”

“你说。”

“为什么马蹄要南去?人北望,望的什么?”

“呃。”宋真心想,就你丫的整天找茬,跟我对着干,他思忖了一下,解释道。

“我且问你,如今大唐跟哪个国家在打仗?”

“那还用问?高句丽啊。”

宋真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那高句丽是不是在北方?”

天仙姑娘嘟着嘴点了点头,好像有道理。

“那马蹄南去呢?”

“战士凯旋而归,不就向南回朝了吗?”

宋真才不会告诉她,这个歌词的“马蹄南去”,指的是宋朝南迁。

在南宋的二百七十六年间,有记载的宋朝南迁一共有六次。

天仙姑娘恍然大悟,竟然是这个意思啊,有点意思。

她总感觉哪里怪怪的,这首曲子的歌词,好像与现在的大唐不太符合。

具体问题出自哪,她又说不出来。

不过,曲子歌颂了为国牺牲的大唐军士,立意是好的。

最后一句“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更是让人听了之后心潮澎湃!

“精忠报国”这个成语,最早出处自唐朝,李延寿修着的《北史》。

然后在元朝政治家脱脱(tui4)编着的《宋史·岳飞传》里面写道:

“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抛开这段历史真伪不谈,刻的字应该是“尽忠报国”才对,精忠报国这个成语应该是出自明清。

至于演唱者,宋真首先想到的是田七。

他的声音洪亮,肺活量好,嗓门大,十分适合演唱这种类型的歌曲。

不过,如今田七跟随着赵衡骁骑尉,在协助大理寺和洛州府衙办案。

这件事情,只能事后再说。

......

李淳风回到府中,不知为何,他始终忘不了宋真的模样。

他心生疑惑,经过一番沐浴焚香之后,他从书柜中,取出了一个龟壳。

他跪坐下来,将龟壳放置在膝盖前的地面上,双手掐诀念念有词。

无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只有他一个人能知道。

然后,他在龟壳上画下了一副图案。

接着,点燃手中的荆条,放置在龟壳下方灼烧。

李淳风的眼睛死死盯着龟壳上面的裂纹,是否与图案相合。

如果相合,那就是吉兆。

肉眼可见,龟壳多了一条条纹路,并随着温度上升,发出一声脆响。

纹路突显!

“竟然是大吉兆?”李淳风首先占卜的是宋真对于大唐来说,是福是祸。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窥探天机。

毕了,李淳风睁开双眸,目光如注。

“想不到,此子入朝,乃是大唐之幸,竟有扭转乾坤之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方便以后阅读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271章 军歌的筛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第271章 军歌的筛选并对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