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10日。
罗恩·布朗当选为北美驴派的一把手,成为第一位成为北美主要政党boss的非裔。
老布什也在渥太华会见加拿大总裁马尔罗尼,为1991年签订的酸雨条约奠定基础。
也是在这个平平无奇的星期五,《杀手悲歌》以十家院线的点映规模登陆北美市场。
米拉麦克斯除了投放海报和广告片的常规推广,另外就是在各大深夜电台投放了单曲。
重点还是利用李普西原来就有的诗人名气。
宣传策略很谨慎,毕竟只是一部小成本电影。
但反响却远超出了米拉麦克斯的预料。
“最近《杀手悲歌》的讨论度很高,在这个档期排名前三,比《雨人》也就差一小截。”
比尔兴奋汇报:“哈维,公关效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
“我的公关什么时候有问题?”
哈维.韦恩斯坦自得一笑:“这下我们米拉麦克斯在独立电影界的影响力肯定能......”
砰~
助理敲门走了进来:“BOSS,问卷调查结果出来了。”
哈维.韦恩斯坦接了过来:“不用看我也知道,肯定是我的......what?”
话到一半,胖子瞪大了自己的小眼睛。
但见问卷调查上,李普西的选项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王德发?!”
哈维.韦恩斯坦震惊。
比尔扫了眼,瞬间反应过来,这次不是哈维.韦恩斯坦带飞,是被一个新人导演给带飞......
他瞄了眼犹太胖子抽动的脸部肌肉,主动开口:“原因是什么?”
助理把文件全都递给他。
比尔翻了翻。
诗、有才华、唱歌好听、海报好看、适合情人节看......
最后一个理由在比尔意料之中。
选择紧赶慢赶的在2月档期上映,就是想要蹭一波情人节热度。
但海报好看也行啊?
好吧,最近业界确实越来越重视海报作用,这是电影商业化发展带来的变化。
但就靠这两样,就是因为好看,就能让《杀手悲歌》的热度冲上前三?
比尔想都不敢想。
哪怕是有他们米拉麦克斯的助推,但这回报率也太吓人,以前推的那些小成本电影可没有这么猛过!
别人浇水就长10cm。
你李大帅哥浇水能长30cm!
又高又硬还笔直。
比尔感觉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都被刷新。
他忽然有些想要知道试金石影业的乔尔看见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表情。
电影的市场反响有时候也是看导演id的……
“BOSS,还有一件事情。”
助理说道:“很多媒体都主动联系我们,想要采访李普西。”
哈维.韦恩斯坦是个做大事的人。
现在正是合作蜜月期,是要拉拢人才的时候。
不能为了一点面子就做蠢事。
胖子深吸口气,把丢面子等负面情绪压下去,猜到了原因:“因为情诗和那首歌?”
“yeah。”
助理说:“自从《早晨充满》发表,李普西就受到一些人关注,只是因为时间暂时忘记,现在因为我们的宣传,把他积累的名气引了出来……”
胖子盘清楚了:“我会亲自联系他。”
等助理离开。
哈维.韦恩斯坦沉思片刻,给李普西打了电话。
听到采访,李普西答应了下来。
胖子难得在宣传上询问。
李普西想了想说:“现在热度够了,再在拉美裔社区投入一些广告就行。”
哈维.韦恩斯坦看着手头上,报纸对那首情诗的‘南美风情’评价,采用了李普西的建议。
原本也要这么做。
《早晨充满》戳中拉美人的审美,又出了一首西语歌。
既然已经初具影响力,当然要把宣传资源向西语社区和拉美族裔的聚居区倾斜。
挂了电话。
哈维.韦恩斯坦心态完全调整过来,咧开嘴大笑:“运气好有什么用,还不是给我当赚钱工具。”
他也不是和李普西有仇,自认为关系还算不错。
但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害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犹太胖子不想要丢了优越感。
“呃。”
比尔想了想,还是清清嗓子提醒说道:“哈维,原声带版权在李普西手上。”
“据我所知,原声带售价和单曲差不多,单张均价大约是6美刀左右,标准分成是10%,但以李普西的情况能拿到更高,单张原声带收入比电影票分成要多。”
“光是卖原声带,可能就和我们盈利差不多,还不像我们需要花钱做宣传,因为能借用我们的推广,换句话说净利润可能比我们还要高......”
哈维.韦恩斯坦:“啊?”
我在好莱坞混那么多年,从来都是蹭别人的,现在居然被一个18岁的菜鸟给白嫖?
工具人原来是我自己?
哈维.韦恩斯坦傻眼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