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西很快就拿到了样品卡带。
完美继承了美版的所有特点:印刷差、做工粗糙。
是的,只有缺点没优点——至少标准版卡带是这样。
美版大多数专辑都是在墨西哥进行压制、包装、塑封,整体充斥着拉美特有的那一股子不上心的气质。
差是差了一些,但胜在便宜。
压制费用:0.2美刀/张。
唱片印刷及装封:0.5美刀/张。
数量越多,价格越低。
如果是自己的工厂内部价,还能再打个折扣。
售价5美刀的原声带,去掉零售分成和杂七杂八的费用,50%都是利润。
——前提是不需要和歌手、制片人、词曲家等分版税。
检查了一遍,确定只是包装拉跨了一点,音质没有问题。
李普西联系对方开始大量刻录。
跟《不要摄制组的叛逆分子》一样,首发张卡带。
黑胶唱片版本和CD版本等观望一下再说。
不需要正式发售的日期。
《杀手悲歌》正在热榜上,有足够库存之后,发行商就开始陆续向合作的音像店等零售点铺货。
“等人手足够了以后,专辑压制的业务也要上马。”
李普西已经尝到了垂直整合的甜头,跟布兰登吩咐道。
布兰登点头:“要不要和他们谈一谈,让《不要摄制组的叛逆分子》进入全美音像店?”
他也尝到了蹭别人宣发的乐趣。
白嫖一时爽,一直白嫖一直爽!
布兰登看着唱片公司的发行渠道,眼睛都快要冒绿光。
李普西谴责:“怎么能占朋友便宜呢?”
布兰登:“啊?”
李普西:“《不要摄制组的叛逆分子》偏向电影专业,我写的比较浅,但还是有阅读门槛,不适合在音像店这个场所。”
“书的宣发不用担心,有我们最忠诚的朋友米拉麦克斯,他们大方的默认了我在宣传时候塞广告的行为。”
原来如此!
布兰登恍然,心说还以为自己老板改性了。
这股不要脸的味道还是那么地道!
......
加利福尼亚州,曼哈顿海滩。
名叫Video Archives的老牌音像店。
沙沙~
柜台上的收音机在一阵白噪音后,传来沙哑的声音:“哈喽,又是我,你们的老朋友DJ Dan。”
“开头给《杀手悲歌》打个广告,这部电影酷毙了!”
“有人会问‘嘿,DJ Dan,你为什么要给电影打广告?’当然是哥们我收钱了。”
“哈哈,开个玩笑。这是因为这电影是李普西的作品。”
“我一直认为Dan是全美最***的DJ,但我得承认,李普西的才华不在我之下。”
“我真的很好奇他是怎么拍出那么炫酷的电影。”
“正好我听一个兄弟说,他把拍电影的所有过程和经验都写成了一本书,就叫《不要摄制组的叛逆分子》”
“哈哈,没错,这部分也收了广告费,虽然是广告,Dan的职业操守跟你们女朋友一样好,不是好东西是不会推的。”
“按照金主的要求,再推一次李普西的《A Dios Le Pido》”
“Que mis ojos se......”
收音机响起旋律。
店员感慨:“我长这么大,第一次遇到这么宣传电影的。”
“嘿,昆汀,我觉得你可以模仿一下,唱不了好歌可以跳舞嘛!”
“我还记得你去年在《黄金女郎》第四季的《索菲亚的婚礼:第一部分》中扮演了猫王的模仿者,跳的可太好了,我日期都记得清清楚楚,1988年11月19日。”
“去跳一个衣服越来越少的拉美舞,绝对能火遍全美,这样还怕没钱拍电影?”
埋头看报纸的昆汀·塔伦蒂诺头也不抬的回了两根中指。
店员同回中指,顺带瞄了眼报纸:“汤姆.汉克斯主演《地狱来的芳邻》1110万美刀空降本周北美票房冠军.......”
“这电影我是真看不懂,不知道汤姆.汉克斯为什么要接。”
“那是你不懂欣赏,汤姆汉克斯的惊悚喜剧片真是太搞笑了。”
昆汀·塔伦蒂诺翻了一页,突然咦了一声:“黑马独立电影《杀手悲歌》逆袭亚军?!”
“厚礼蟹,都亚军了?”
店员惊呆了:“零成本片子还能胜过雨人?”
昆汀·塔伦蒂诺咂了咂嘴:“怎么可能是零成本,这就是噱头,不过拍的确实不错。”
“让我看看。”
昆汀·塔伦蒂诺把报纸抬了起来,让朋友能够看见。
首周末三天,10家影院点映,拿到了31.2万美刀票房。
第二周扩大了上映规模,在全美1000家院线拿到了700万美刀的票房。
单馆周票房稀释很厉害,但这是正常规律。
而且700万美刀的数字,也足以压过《雨人》的666万美刀,成为本周的亚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