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
电影放映厅。
放映员换着机器上的拷贝。
本届评委团领导者维姆·文德斯看着资料:“先生女士们,下面放映的是来自北美的一部影片《大象》”
“资料显示,电影的导演李普西只有18岁,已经有一部电影《杀手悲歌》上映,北美票房1507万,下映才三个月就已经完成第二部作品,哇哦,精力真旺盛,我都有些羡慕了。”
今年四十多岁的维姆·文德斯虽然是德意志人,性格却有些法兰西人的幽默浪漫。
其他人都配合的笑了笑。
放映机的灯光射出,《大象》开始放映。
电影刚开始,舒缓的节奏让他们都全身放松了起来。
就算都是资深电影人,但好几天不停得看电影,最关键大部分还都是晦涩难懂的个人电影,几天下来都有些神经疲劳。
《大象》似乎能让他们中场休息休息......what?!
众人懵逼的看着从校园片变成枪战片的剧情展开。
等电影放完,维姆·文德斯摸了摸下巴:“前一小时都是为后二十一分钟做铺垫,非线性叙事,大量跟拍镜头长镜头,所以美好的一切都终结在结尾的屠杀中,生命的终结和平淡的讲述方式之间所形成的落差和张力,看的有点压抑......诸位的意见是?”
他没发表看法,而是先看向了众人。
来自好莱坞的女评委,刚刚跟茱莉亚合作拍完《钢木兰花》的莎莉·菲尔德说道:“清冷,没有杀气,拍的却是孩子们死去......很有艺术性,很好的电影。”
她想到胖子的公关费,态度很敬业。
拿过一次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拉美导演海科特·巴班克,想到了最近经常有人在耳边提到的李普西的西语专辑,还有那些南美风格的情诗。
他也跟着持赞美态度。
拿过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配乐大师,佐治·狄奈许说道:“我喜欢里面的配乐,像暴风雨前的宁静。”
经常跟欧洲电影合作的克莉丝汀·谷兹.瑞娜摇头:“致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是不错,但使用的场合很奇怪,拍电影首先要吸引人看下去,它没有这种吸引力,李普西作为导演显然还是太年轻了。”
九人评委团。
一个领导者,八个成员。
四个赞美,三个批判,一个中立。
维姆·文德斯想到了报纸上对李普西的夸赞。
他再见评委团的态度,终于选择表态:“校园枪击暴力事件是长期处心积虑的结果,生活尽管看似光滑,冰下的暗流却从未停止积蓄力量,就如贯穿影片始终的贝多芬钢琴曲一样,宁静,却蕴含着狂暴。”
“我认为《大象》是一部好电影。”
领导者的份量是压倒性的。
原本坚定反对的克莉丝汀·谷兹.瑞娜没有再说话。
但没过一会,事情发展就逼迫的她再次开口:“一座金棕榈奖已经够了,最佳导演也要给他?”
“他才18岁!戛纳国际电影节从没有过这么年轻的最佳导演!”
老太太有些急了。
莎莉·菲尔德说道:“电影好,但年龄太小,所以就不能得奖?戛纳国际电影节什么时候把年龄拿来作为考虑因素了?”
“你是在偷换概念!”
“我只是在说实话。”
老中青两代的女演员吵了起来。
最后靠着年龄优势,莎莉·菲尔德把老太太给熬走,像胜利者一样扬起了下巴。
美利坚人不讲武德,用熬老太太战术把最坚定的反对者弄走。
评委团声音变得统一,维姆·文德斯说道:“戛纳是电影的殿堂,导演年龄从不在考虑之中。”
“给他!”
维姆·文德斯拍板。
咔!
主持人撕开信封,大声喊道:“获得本届最佳导演的是——”
“李普西!”
获奖了......
李普西吐出一口气。
这些日子跟着公关,虽然早有预料,可是仍旧会感觉到兴奋。
“你成功了!”
昂克里奇激动的给了他一个拥抱。
李普西笑了笑:“这才是开始。”
看见他比自己还淡定,昂克里奇忍不住说道:“你这种时候都能冷静,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吧?”
李普西没理会,跟哈维.韦恩斯坦握了握手:“谢谢。”
好兄弟一脸笑道:“你永远可以相信哈维.韦恩斯坦。”
“我确信。”
李普西煞有其事的点头,又和比尔等人一一互动。
可惜戛纳时间太长,露西娅、夏奇拉和小布兰妮请不了那么长的假,已经回北美。
这种高兴的时候,李普西还是想要和软妹子贴贴才是真开心......
跟团队互动完,李普西顶着其他人的嘘声上台。
有人在嘘场在预料之中。
《低俗小说》拿金棕榈那年,最佳影片是通过九人内部票选产生的。
很少会有比这届更理性的做法了。
但最后昆汀上领奖台还是被人嘘场,急的昆汀竖中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