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友在东瀛的这场歌友会结束后,不管是主办方还是经纪公司,都没有对其作出太多的宣传。
导致这种耐人寻味的结果,最大的原因还是在刘学友身上。
虽说歌友会最后的那首《华国人》,对于东瀛国多少有点对他们啪啪打脸的意思。
但最主要的还是刘学友太“犟”,不仅不唱东瀛语歌曲,就连用东瀛语对歌迷们打招呼都不愿意。
这让热衷于吹嘘“东瀛文化”的这些公司,要怎么去报导呢。
本来随着华国的国力日渐增强,两边的“舆论战”就打得不可开交。
从几十年前开始,舆论这块一直都是东瀛国处于上风。
喜欢东瀛文化或者吹嘘东瀛文化的华国人,那在华国国内简直是无处不在。
硬生生的被他们营造出了一种华国文化,不如东瀛文化的假象。
而这些文化的“优势”,会使得东瀛的企业非常容易进到华国去收割钱包。
毕竟至今为止,哪怕华国已经成为了蓝星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但深信国产的东西不行,疯狂迷信国外进口的国人依然是大有人在。
作为既得利者的歌友会主办方,又怎么会帮着去宣传刘学友,难道宣传他爱国么,这和他们的利益根本就不相符。
如果刘学友按照主办方的要求演唱东瀛语歌曲,用东瀛语打招呼,这才会使得主办方对其大肆宣传。
甚至可能还会让小媒体用春秋笔法,把刘学友说成是一位爱慕东瀛文化的华国歌手。
以一位华国乐坛的老天王作为立足点,这是极具舆论宣传的噱头。
所以说主办方邀请刘学友,多少是带着点不为人知的恶意。
刘学友之所以坚持自己,也并不是说发现了他们的不怀好意,纯粹就是在坚持自我。
虽然东瀛这边没有怎么宣传,经纪公司受限于合约也没有去宣传。
但老天王毕竟是老天王,以他自身的人气,仅靠歌迷们上传到网络上的视频,舆论就在网络上不断的发酵。
如果是其他月份倒也罢了,但只要过了今晚,那可就是华国的“十一国庆日”。
......
......
10月1日上午8点。
华国南江省,东江市。
斗音短视频总部。
内容运营官发现斗音大数据里,关于刘学友的热度开始飙升。
正好他还是刘天王的粉丝,便开始了解起事情的始末。
直接调出后台热度最高的短视频,毫无意外就是刘学友在演唱《华国人》时的视频。
因为是用手机拍摄,上传者的拍摄手法也并不专业。
画面不仅晃动得厉害,还时不时的出现镜头模糊。
唯一能称道的就是他的视频是最完整的,整首《华国人》现场演唱都被他拍了下来。
刘学友这一开口,运营官就喜欢上了这首歌。
甚至在演唱到第二遍时,他都能跟随着旋律哼下去。
然后他二话不说就给短视频加了权重,让它的推荐力度变得更大。
现在大数据还没那么完善,所以内容运营官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对短视频的内容推荐也有很大的权力。
正好今天很多同类的爱国题材热度都很高,他这么做也不算以公谋私,还能支持自己偶像一波,算是一举两得。
当时间来到了中午,刘学友的《华国人》演唱视频,就已经成了斗音短视频热度的排行榜第一。
不仅仅只是在斗音上,就连微推也是到处都有讨论着刘学友的声音。
“单走一个6。”
“刘天王这是在东瀛国的歌友会上砸场子啊。”
“以前就很喜欢刘学友,现在变得......更喜欢了。”
“又是赵宇创作的爱国歌曲。”
“他俩的歌我都很喜欢,希望他们能有更多合作的歌曲。”
“以《华国人》的歌曲质量,居然没能在国庆晚会演唱多少是有些可惜了。”
“没什么好可惜的,刘天王在江户演唱也算扬我国威了。”
“扬我国威倒不至于,但给东瀛人输出一波华国文化那是一定的。”
“这首《华国人》的质量都那么得高,期待今晚将会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
......
因为刘学友的这一曲《华国人》,网友们的情绪空前高涨,对于国庆晚会的讨论也变得更为激烈。
这可使得以往几乎跟年轻人绝缘的国庆晚会,今年的关注度比之前几十年加起来的都还要多。
这么多的关注,对节目组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
京城。
广播电视总台大楼。
从今天凌晨开始,当天还没亮起时这栋大楼就在紧张的排练当中。
不仅是走上舞台的演员们在忙着排练,节目组这边更是忙碌。
整天都有道具组的工作人员,拿着表演道具或者演出服饰,频繁的进出大楼门口。
在国庆晚会里没有什么大牌不大牌,所以演员都在按照节目组的安排进行排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