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跳河的进士

作品: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作者:借箭十万|分类:历史|更新:2025-03-13 11:36:22|字数:4390字

“你们……为何要拜我啊,我与诸位并不相识吧!”

韩克忠有些疑惑,自己十几年没有回来了,刚刚回来就被认了出来……

“韩公勿惊!”

带头的学子说道:“我们都是今年殿试大考北场的学子,昨日放榜,皆是一甲,二甲进士!”

韩克忠惊喜道:“好啊,那本官恭喜你们,替咱们北方人挣了脸!”

学子说道:“我们能有今日,全靠韩公当年击鼓鸣冤,据理力争,才有南北分卷而试,昔日南方文风鼎盛,若不分卷,我等北方士子难有出头之日,韩公此举,给了我们入仕的机会,实乃恩同再造。”

韩克忠听后,心中满是欣慰,语重心长的说道:“国家选拔人才,应不拘地域,唯才是举,都是我大明百姓,各位心中莫要有南北成见,望诸君日后为官清正,莫负圣恩,莫负百姓。”

众学子齐声回道:“定当谨遵韩公教诲。”

韩克忠是南北榜的北榜状元,他的名声在北方士子中很高,正是因为当年他们这批人冒死敲鼓,才有了后面的科举分为双榜,为北方士子争取到了登堂入室的机会。

“我们考取了功名,却还没有正式入仕,听说韩公回京,我等特别拜见,我们凑了一些银子,备下一些薄酒,想请韩公赏脸……”

韩克忠连连摆手,说道:“这就不必了,京城不比咱们北方老家,这地方开销大,花费多,考中功名不易,当珍惜,还是留着以后孝顺爹娘吧!”

考中功名不代表功成名就了,就算是一甲进士,以前是三年三个,现在是三年六个,含金量更低了。

在翰林院抄抄写写,坐冷板凳的状元,榜眼,探花一大堆。

中了进士不过是一块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如果没有奇遇,没有人刻意栽培和提拔,那就只能在翰林院或者下放到地方慢慢熬了!

毕竟能受到皇帝赏识的官员少之又少!

韩克忠他们无疑是幸运的,即使是幸运,也在汉北这样的苦地方熬了十几年,其他官员可想而知。

“恭送韩公!”

韩克忠停了下来,正色道:“大明朝只有一位韩公,那就是已故的韩文正公,我韩克忠不过是几千官吏中的一人,不及文正公半分,岂敢称公……”

“还有,当年第一个扯下皇榜的人不是我,拦轿喊冤,敲闻登鼓的人也不是我,我只不过凑巧得了一个状元……”

“当年真正站出来的人是我身边的这位工部郎中陈丕大人!”

当年,陈丕真的很勇敢,南北榜案几乎就是他带着北方学子闹起来的,每一件事都是他带头干的。

可这些勇敢的事情却被北方士子记在了韩克忠身上。

韩克忠成为北方士子的恩人,真正带头的却是默默无闻的陈丕。

韩克忠是个厚道人,他不想占这个便宜!

“韩大哥,当年的事就别提了,其实当时就是气不过……”

陈丕笑了笑,那时候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做出那些找死的事,所幸皇帝没有计较,不然早死八回了!

至于南北榜案的真相,陈丕后来知道的时候,吓得当场汗流浃背,如果再来一次,他绝不敢再出这个头了。

众学子听闻此言,皆露出惊讶之色,他们看向陈丕,眼中满是敬佩。其中一位学子上前恭敬地向陈丕行礼道:“原来陈大人竟是如此英雄之人,吾辈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陈丕赶忙扶起学子,说道:“年少之举,不足挂齿,如今你们既已金榜题名,当为国为民,可不能给咱们北方人丢人啊!”

韩克忠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是啊,过往之事无需再提,重要的是往后如何为朝廷效力,陈大人虽不求名利,但今日大家知晓了真相也好,莫要让真正的功臣埋没,陈大人才是咱们北方响当当的汉子!”

学子们纷纷称是!

几人来到一处豪华的酒楼,李泰带头走了进去。

“在这地方吃一顿,恐怕要不少钱吧!”

韩克忠停了下来,王恕摇头道:“怕是咱们一个月的俸禄都要吃进去了,罢了,这顿饭我请吧!”

陈丕笑道:“王大哥,韩大哥,你们怕是忘了,李泰可是秦王府的仪宾,他的俸禄比公侯勋贵还要高呢!”

“走吧,两位哥哥,咱现在不差钱!”

李泰回头将二人推了进去!

几个人早已不是当年还要凑钱买饭的吃穷士子了,如今各个都算登堂入室了。

……

秦淮河畔,艳阳高照!

“听说了吗,昨晚有人投河自尽了!”

岸边的百姓议论纷纷!

“好像还是个进士老爷,你说这考上了功名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秦淮河上的一艘花船之上,昨晚投河的青年缓缓睁开双眼,看到粉色的床帘,充满胭脂的香气。

他昨晚做了一个梦,自己身穿红袍,站在奉天殿之上,成为当今永兴圣君的肱骨之臣。

突然,房门被打开,他慌忙坐了起来,只见一位身穿华服,画着妆束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第28章 跳河的进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第28章 跳河的进士并对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