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郢王病故

作品: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作者:借箭十万|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8 11:48:02|字数:4380字

五月!

又一噩耗传来,太祖第十四子,郢王朱栋病逝在舟山。

郢王妃郭氏带着三个女儿,身穿孝衣,跪在奉天殿前,伏首哭泣。

郢王妃是已故武定侯郭英的小女儿,婚后和郢王恩爱,并生下四女,其中夭折一人,还剩下三女。

最让朱雄英头疼的是,这位二十四叔郢王,没有儿子,这也意味着,无人继承宗藩。

郢王这个人,谨遵礼法,恪守祖训,从来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虽说没给朝廷帮过大忙,可也没给他这个皇帝侄子添过麻烦。

像鲁王那样坏事做尽的藩王,罪该万死,可还有一个独苗延续宗藩,而老实本分的郢王却面临断宗的局面,实在令人唏嘘啊。

朱雄英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郢王是和他一起在宫里长大的小叔叔,如今故去,他怎能不伤心。

唐王离去的伤痛还没散去,如今又面临郢王病逝,也让朱雄英心中悲伤久久无法平复。

“起来,郢王妃,起来!”

朱雄英亲自将郢王妃和三个孩子扶了起来。

“二十四叔郢王的丧事,朕自会处理,不会亏待半分,请郢王妃放心,不过,继承郢藩之事,朕刚才想了想……”

朱雄英认真说道:“朕想到了两个办法,第一,如果王妃同意,朕从其他宗藩选出一人,过继到郢藩名下,或子或孙皆可,将来继承郢藩,延续这一脉的传承……”

“其次,王妃和三女继续住在舟山的郢王府,或者在京城居住,皆可,朕如二十四叔在时一样,仍以藩王之禄供养终身,三女婚嫁,也由朕来承担一切花费……”

“不过,王妃百年之后,郢藩就要被撤掉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希望王妃也能理解朕!”

(历史上,郢王死后,朱棣以郡主尚小,俸禄怕被外人所侵为由,然后把郢王府俸禄搬到了自己的口袋保存着,后面的皇帝有样学样,一直到宪宗,她们始终一分钱都没拿到,最后还是宪宗给了一百两银子打发了,这事不了了之!)

郢王妃哭的失神,三个女儿也都小,说道:“全凭陛下做主!”

“这……”

朱雄英也无奈了,斟酌片刻后说道:“那朕把在京的皇室都召进宫来商议一下再定吧!”

交给皇帝决断,这是为难他这个大侄子啊。

下午,在京的皇室都来了,其实也没几个人,除了太子和越王,另外也就三个人。

蜀王,徐王和胖子!

朱雄英敲了敲桌子,问道:“郢王之事,怎么说?”

大胖当即说道:“还是大宗正先说吧!”

朱允熥斟酌片刻后,说道:“陛下,臣以为,过继子嗣,继承宗藩的这个口子,还是不要开……”

“有这个先例,日后的藩王,郡王,哪怕镇国将军,都可以这样做,目前来说,无非就是多花点钱罢了,可二三百年后,就会成为朝廷庞大的负担……”

这怎么胳膊往外拐啊,大胖暗腹一声,趁机说道:“大宗正此话不对吧,宗藩都被移出去了,朝廷哪来的负担?”

朱允熥却反问道:“宗藩是被移出去了,可吃的还是朝廷的俸禄啊,外面的日子可不好过,多是穷山僻壤,蛮夷不化之地,要是实在过不下去,朝廷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吧!”

“到时候还不得送人,送粮,送钱……就拿四叔来说吧,几万兵马横在呼兰呼失温,饮马瀚海,雄霸草原,打得游牧不敢抬头,要是没有朝廷不断的添人,添粮,添钱,哪有四叔如今的威风啊,这哪是燕王,这分明是漠北王……”

大胖脸色一紧,敲着桌子说道:“徐王,你是不是没话说了,这说郢王的事呢,你扯我们燕藩做甚!”

“我就是举个例子!”

“你拿别家举去!”

移藩,其实并没有解决宗室消耗的问题,至今各藩俸禄,兵马军费依旧是朝廷来负担。

各藩移走后,一边开疆拓土,一边还要稳定地方,朝廷要是让他们自己解决,那他们只能去抢,去偷,去走私……

要是以前,像燕王,楚王,宁王这种麾下大几万兵马的强藩,朝廷不给钱,他们还能去找游牧,海盗,番人打个秋风,现在可不行了,能压榨的,都被这些藩王榨干净了。

“说正事!”

蜀王趁机说道:“大宗正继续说!”

朱允熥继续道:“是……臣知道,陛下是念及和郢王二十四叔的感情,可礼法就是礼法,随着更改,形同虚设,过继子嗣,继承宗藩,随未违反祖训,也没什么意思了,说到底……也不是郢王骨血!”

很明显,朱允熥是向着他大哥的。

朱雄英转身问道:“太子怎么说?”

“儿臣以为,大宗正言之有理!”

太子接着说道:“郢王叔爷在世时最想看到的无非是家人能够过的好,若是过继一人到郢藩,只会觉得自己捡个大便宜,从而亏待郢王妃母女!”

“殿下,既然是过继,自然要择一品行端正的宗室子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第162章 郢王病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第162章 郢王病故并对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