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半夜十分,鬼子拖拖拉拉地走过来了。等他们进了伏击圈,钟开山命令便从两边和背后一起开火。冈本迅速带领指挥人员躲避到一块巨大的岩石后边,他仔细观察一阵:看见右边的山头,坡面相对较缓,但对方的工事构筑得十分坚固,枪炮措置得当,子弹密集度大,要想攻击上去,恐怕伤亡度太大。而左边的山头,虽然地势高峻,但是对方的兵力显然不足:对方只有一个连的战士,在两挺机关枪的掩护下进行阻击,如果拿下这个山头,进可攻,退可守,日军就掌握战场主动权了。于是,他指挥部队,以一部分去佯攻右边的山头,以大部队进攻左边的山头。这时,谷野参谋长猫着腰跑过来建议:“部队过于疲惫,又饥肠辘辘,士兵身体显然不支,在这里和敌人赌斗极为不利,大佐应该接受前两次的教训,尽快给梨花县城发报,要他们立即前来增援!”
冈本看了宫野一眼,冷笑一声:“尚未开战,就命令城内士兵前来接应,未免遭人耻笑,大日本皇军的颜面何在?再说,日军在青龙峡被打是因为地势狭窄,部队无法展开;在钱家窝棚被抢了粮草物资,是因为夜里地形不熟;这次又被伏击,情况就不同于前两次了。这里地势开阔,部队进退自如,便于展开,如果在此消灭了对手,就可以一雪前耻,对上上下下都有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同时,我们应该感谢对手,给皇军提供了一个雪耻的机会。”说完,呵呵大笑一阵,然后吼道:“勇士们,要不怕疲劳,不怕饥饿,冲上去,把这伙敌人消灭!”在新三团临时指挥所里,霍兰看看日军的进攻队形,问钟开山:“团长,你怎么想到鬼子会把左边作为主攻方向?”钟开山指指对面的山,淡淡地说:“道理很简单,右边坡缓,我们的兵力集中;左边山陡,我方兵力薄弱,显然是在利用地理优势弥补兵力不足。这是常识,冈本自然知道。
所以,他自作聪明,以优势兵力对付薄弱兵力,可惜,他想错了!”沈石听了嘿嘿一笑:“他没想到你在这里给他设了陷阱,咱也在左边集中了优势兵力!”这时,负责指挥左边山头阻击的二营长常亮,看见鬼子黑压压地攻上来,就对身边的三连长说:“鬼子果然上了团长的当,等一会,好戏就开始了!”一个班长咧嘴笑道:“团长的兵力部署鬼子绝对想不到,只是不知道负责迂回和突击的部队,这会到位没有?”排长瞪他一眼:“你没看见,他们早就潜伏好了?”在旁边的一个大个子机枪手惊奇地问:“你咋知道?”另外一个战士用手点点他的脑壳:“不动脑子,光秃秃的山,哪长什么树木,那些有树木的地方就是突击队和迂回部队的隐蔽之处,这就是他们给团长发的到位信号!”四连长仔细看看,笑道:“鬼子这会好像野猪进了笼子,四周都是尖刀,不死也要遍体鳞伤!”常亮看看山下的鬼子,已经接近前沿阵地,就命令:“打!”前沿阵地负责阻击的一个排接到命令,一起开火,鬼子急忙趴下还击,打了一会,敌人火力猛,前沿阵地的战士开始往高处撤,日军马上跟了上来。鬼子开始是分散进攻的,看见对方火力集中,他们的火力也就就慢慢地集中起来,队伍的形状由松散变得密集。
就在这时,左前方的阵地上,一直隐蔽的三营一连,在马中立的指挥下开始发起进攻,掷弹筒发出呼啸的声音后,在鬼子头上爆炸。敌人急忙疏散,并且往右前方运动,但是,躲在右前方的八路军战士突然开火,鬼子急忙又趴下,这时,迂回部队占领了刚才那个排撤出去的战壕,从日军后边打了过来。鬼子没有因为后路被切断而放弃攻击山头,这时,三连长看见前面一个排打得正猛,便搓搓手:“好,该咱上了!”于是命令部队,迅速靠山去,强化右前方的火力,向日军猛烈射击!鬼子见右前方虽有伏兵,但兵力不足,于是,向右前方猛插,正在往上进攻的鬼子没有料到,右前方又有一支部队突然向他们猛攻,猝不及防,在死伤十几个人的情况下,急忙往中间靠拢,哪知道,右后和左后又有几支突击部队,用密集地火力向他们射击。冈本见自己的主攻部队受到如此的打击,知道掉进了对方的陷阱,再战下去,处境会越来越凶险,于是命令部队停止攻击,往山下撤。
迂回部队没有阻止住鬼子的后路,让他们又回到山下。进攻右边山头的日军也被谷野命令退回来!冈本这时才明白,攻占两边的山头都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选择是逃离,否则,非全军覆没不可,他一边命令给县城的鬼子发报,请求增援,一边命令一部分日军掩护,大部队急速撤退!钟开山见敌人想跑,就命令部队冲上去!同时命令何金的一营快速向日军发起攻击。但是,冈本部队以一部分人占领山下路两边的有利地形后,猛烈开火,死死挡住两边和后边的八路军部队,又以四挺机枪开路,掩护大部分人集团冲锋撤退。八路军部队的主力从山上冲下来时,负责扎口子的部队没有阻住日军,冈本带着一部分人很快跳出包围圈,飞奔而去。负责掩护部队撤退的日军没有跟上去,被团团包围了,他们依据眼前的地形,趴在地上和八路军近战!鬼子的两挺机关枪被干掉后,钟开山觉得再以枪战难以迅速结束战斗,就命令战士上刺刀,向敌人冲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