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爷的生平,我也只有那回在宾馆的时候,听杨文华简单的说过一些。
我对此一直都很好奇,好奇他是怎么上的铁刹山,好奇他下山之后的经历,好奇杨奶弥留人间时的故事,好奇杨爷他办事儿时穿的那一身正红道袍。
要说杨文华这货,就是纯欠儿蹬,哪旮旯说话哪接茬儿,“你咋不问我啊?我爷年轻时候那些事儿,我从小听到大。”
“你别说话,你听过了我不没听过吗?再说了,你讲的还能有你爷讲的细啊?”我损哒完他,笑脸看向老爷子,“杨爷,你就给我讲讲呗!”
“有啥讲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很多都已经记不清了。”
我死皮赖脸的说道:“杨爷 你就给我讲吧,我现在瘾头子上来了,你不说我今晚都得睡不着觉。”
杨爷端起面前的大茶缸子小酌了一口,很是无奈的说道:“行,那就讲讲。”
瞧见老爷子拉开了架势,我窜到杨文华身边坐下,捎带手还在茶几上抓了一把毛嗑儿,虽说一看就是过年买的没吃了,但是没返潮,挺香的。
“我是十二岁那年上的山,当时…”
才说了个开头,杨文华又插上话了,“爷,你都从这儿开始讲了,那你不得说一说为啥上山学道?”
“啥好事儿啊?还得从那儿说?”杨爷说着横了他一眼。
杨文华撇了撇嘴,“这不是有个好信儿的吗?你不说,他待会儿也得问。”
我确实想问来着,寻思寻思还是没忍住了。
十二岁就独自上了山,全天下有几个父母舍得?杨爷是五零年生人,在那个年代做出这种决定,要么是家里出现了变故,要么就是家里孩子多了养不起。
无论哪一个原因,都不是啥好事儿,我又咋可能多问那一嘴,去揭杨爷的伤疤?可我是真没想到,杨爷会从上山的时候开始讲,更没想到杨文华会问那么一嘴。
“嗐,不就是家里人病的病、死的死,又赶上了饥荒,想要活下去,可不就得自己找出路吗?”
杨爷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倒是很平缓,不知道是看开了,还是已经在岁月的煎熬中,变得麻木了。
“我刚上山的时候,当时的主持不同意让我留下。”杨爷的语气变得很温柔,“是我师父,一眼就觉得我和他有缘,跟住持好说歹说,这才收下了我。要不然的话,我可能早就饿死了。”
我越发的不知道该说啥才好,时代的悲剧,不是在那个年代生活的人,根本没办法理解那种痛苦和无奈。
“按照我爷说的,我师祖人特别好,经常把给祖师上供的水果偷偷给我爷吃。”杨文华笑嘻嘻的说道:“别人都是有的吃就不错了,就我爷,上山没几个月就胖了。可惜,我没见过我师祖。”
杨爷紧跟了一句,“是啊,你师祖是个好人,还是个老好人。”
杨文华轻轻拍了拍我的胳膊,“王哥,你知道吗?我师祖是龙门圆字辈儿,比张至顺道长还大两辈儿呢!”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这位老仙长是何许人也,便疑惑的问了一嘴,“张至顺道长?”
少见地,杨爷居然黑了脸,带着几分怒气的呵斥道:“别胡说八道!张真人虽然也是出身全真龙门,但同派不同支,咋能按字排辈儿?真要是算起来,你师祖见到他也得行礼问安。”
“张真人这么厉害吗?”我小声的问杨文华。
他点了点头 ,“这么说吧,几十年上百年以后,他的地位,就相当于咱们现在所说的丘祖、郭祖。”
我俩说着悄悄话,杨爷反倒是不乐意了,反问我俩还听不听,不听他就回卧室躺着去了,杨文华肯定不理会,但我不行啊!这事儿是我挑起来的,那就得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上山拜入龙门派之后,杨爷并没有立马就被传授啥功法,而是从打杂活儿开始干,哪怕他只有十二岁。
半年之后,他才开始像其他师兄弟一样,正式开始了修行,诵经、练功、做功课。寒来暑往,一晃眼就是六年。
“那年我刚满十八,有一天,我师父突然把我叫了过去。”杨爷似笑非笑的说道:“我还以为有啥好事儿呢,结果他说让我下山。当时我还问他,我说,师父啊,外头现在不太平,为啥你还要让我下山。”
“我师父说,乱世修心,太平养性。我十二岁上山,远离尘世,一直待在山上弊大于利,得出去看一看。”
我好奇的问道:“然后您就下山了?”
“是啊,当时也是赌气。”杨爷略显愧疚的说道:“我师父一直对我很好,他说让我下山,我就觉得他是在把我往火坑里推。正值年轻气盛,我当时连句话都没留下,在夜里就跑下了山。”
杨爷下山之后的事,我也大概知道一些,可以说精彩的都在后边呢。
可偏偏这个时候,杨叔和吴婉琳从厨房出来了,“菜啥的都洗好了,咱啥时候开吃啊?”
杨文华看向我,“王哥,要不咱们边吃边听我爷讲呗?我这早上还没吃饭呢!”
到底还是爷爷宠孙子,杨爷听到他这话直接起了身,“听我孙子的,咱们边吃边讲。”
喜欢天生通窍,我是出马好苗子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天生通窍,我是出马好苗子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