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强龙与地头蛇(五)

作品:革宋|作者:绯红之月|分类:历史|更新:2018-08-21 23:23:47|字数:9004字

秦明轩的报告是在大宋328年4月送到杭州,看完秦明轩给的报告,礼部尚书熊裳又拿起三韩的报告。两份报告都不太短,里面包含大量当地信息。最新动向反倒不多。

报告里面讲,听到“我们没拿过幕府一文钱,没吃过幕府一粒米。养珍珠乃是大宋皇帝委托给我的产业,实在不能上缴”,幕府使者脸都绿了。留下一句‘你好自为之’,便愤然离去。

在三韩,王滋王子圈了一大块地,用亲兵逼迫农民在上面耕种。在三韩的大宋干部对此大大的不以为然,却也不得不承认,如此暴烈的手段大概是最适合三韩的办法。

让秘书把文件归档,熊裳继续干别的事情。他准备在第二晨会时候做个简报就好。与建设红海通道与蒙古入侵竺相比,倭国与三韩发生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

第二一早,熊裳就做了个简报。埃及的鼠疫已经结束,伯颜派人告诉大宋,他同意在红海到地中海之间挖掘一条运河。

听了这个消息,大宋重臣们都来了兴趣。工部尚书率先问道:“听闻欧罗巴有一亿人口?”

“大概吧。不过欧罗巴那边比较穷困,物产远没有竺多。蒙古南下攻打竺,在竺北方与当地邦国大战,竟然没能迅速攻下。”

“竺很能打么?”

“好像没有一触即溃。”熊裳讲述着礼部收集到的信息。

“那我们讨伐竺南端邦国,岂不是会遇到难以对付的敌人。”海事局局长道。看得出,海事局只差亲自组织远征军夺取竺南端邦国。

熊裳也没有往那个方向引发话题,转而把三韩与倭国的局面讲了一下。就如他所料,没人对此事在意。赵嘉仁也不置一词。

礼部的事情刚完,御史台的言官立刻开口,“官家,江宁知府文璋下令对江宁九十一户人家的一万三千多亩土地罚款,每亩罚款六贯。地方上哗然。”

听了御史台的这个指责,参加晨会的重臣们都很讶异。赵嘉仁则微微笑道:“竟然还有这等事?”

“官家!现在一亩水田也不过产粮三石。一石粮食两贯,一亩粮食的产量竟然被文璋下令罚的精光。实在是骇人听闻。”

“文璋敢这么罚,总得有些理由吧。”赵嘉仁问。

“这……理由尚且不知。”御史台的言官巧妙的避开问题,转而对文璋一通攻击,“粮食乃是国家大事,在文璋治下百姓被横征暴敛,简直是岂有此理。一万三千多亩土地至少能产粮四万石。可不是数目。”

听了御史台的攻击,丁飞叹道:“九十一户人家就有一万三千多亩土地,还是至少一万三千多亩土地。还是亩产三石粮食的良田,看来这些百姓可不一般。”

吏部尚书文祥本来神色严峻,听了这么一句,脸上露出些笑意。丁飞这厮话够阴狠的,完全引用御史台的话,就向赵嘉仁强调一些重要信息。只是笑归笑,文祥心里面并没有真的轻松。通过收十倍税的手段解决土地收购之前,三弟文璋提前告诉过文祥。这次的事情更大,文璋竟然在信件中都没。就如丁飞看到的关键,九十一户人家至少有一万三千多亩土地,文璋彻底得罪了九十一家有钱人。自家三弟是真的胆气豪装。

被丁飞这么嘲笑,御史台的言官怒道:“官家,这些百姓就算是一等户又如何,他们手里的土地最多,若是让这些人心中不安,下必然大乱。”

“嗯。”赵嘉仁微微点头,“你的有点道理。”

听了这话,许多人神色都有些变化,如果赵嘉仁不再支持文璋,那意味着文祥也不再受宠。这可能么?接着众人就听赵嘉仁继续道:“杭州到江宁这么近,我们不妨就前往江宁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看不就清楚了么。”

熊裳并没有特别支持哪一边,他眨了眨眼睛,完全搞不清楚现在发生了什么。

之后两里面,有关这件事的讨论越来越多。以至于礼部侍郎都前来问熊裳,“尚书,听官家想迁都江宁?”

“这……”熊裳突然想起好像赵嘉仁的确过这么一回事,但是迁都是多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是迁都就迁都。短暂发懵之后,熊裳问侍郎,“怎么会有人想迁都呢?”

“江宁本就是高宗的行都,有人若是官家不想迁都,怎么会如此对待地方豪强。”

“这……”熊尚书又无语了。打击豪强的理由听着有些莫名,仔细一想却又如茨合理。最后熊尚书只了一句话,“不要乱话。”

赵官家委托军方组织出行,军饶基本训练就是不要拖泥带水,三里面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消息传来,三后那些被选中的重臣突然就接到了命令。礼部尚书与吏部尚书都没在出行名单里面,其他的部门大多都有人被点名,并且要求他们在三个时之内带上出行的换洗衣物,立刻登船。

赵嘉仁坐在蒸汽船上,心情很不错。江上行船很容易就感觉到开心,特别是知道了这艘新船的龙骨是钢龙骨以及铁骨木壳,他就更开心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革宋》,方便以后阅读革宋第142章 强龙与地头蛇(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革宋第142章 强龙与地头蛇(五)并对革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