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县长大人

作品: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作者:龙孙绕凤池|分类:历史|更新:2023-05-23 09:12:05|字数:5272字

刘禅的野心其实不算大。

他只想快乐的生活下去,没人骑在自己脑袋上拉屎撒尿,钱财够用,老妈长寿康泰。

再有几个……或者十几个红颜知己。

自己未来是皇帝啊,十几个应该不算过分……吧?

他只是不想当一个摆设,一个被操控的提线木偶,无论提线的人对他抱有的情感是爱还是恨。

但与此同时刘禅的野心也很大,或者说不得不大。

既然卷入了三国的时代洪流,又成了刘禅,不想被人控制就注定不可能做一只闲云野鹤。

然而眼下的局面要想达成他的目标,可谓困难重重。

外患自不必说,曹魏虎踞北方,天下十三州,独占其九,如果他没记错,明年甚至就会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即使曹魏内部问题重重,持久战的能力也不是仅占益州一地的季汉可比。

东吴这个表面兄弟又随时准备背刺,孙刘联盟即将名存实亡。

即使是内部,季汉也很快会变成一个烂摊子。

天时即将离刘氏家族而去,如果历史依然延续原本的轨迹,那别说死的那批老干部,就连青年干部储备都会被老刘挥霍殆尽。

甚至一把大火,益州可战之兵都不会剩下多少。

益州疲弊,四个字道尽了当时的艰难。

而且自己家地盘不大,事也不少。

以前追剧的时候,只觉得败亡前的季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派系斗争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都怪那刘阿斗太拉胯。

可如今亲历过才知道,情况远没有那么简单。

老刘铁杆旧部与荆州派。

刘焉刘璋带进西川,以法正为首的东州派。

还有自从刘焉入川就备受打压的西川土着——益州派。

以及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眼下看上去风平浪静,那是因为刘焉当年的打压,和老爹刘备目前实力带来的绝对话语权。

如今老刘集团的高级官员,清一色的荆州派和东州派。

益州世族嘴上不敢说,心里又怎会没想法?

即使是荆州派与东州派,也并非铁板一块。

如此纷乱严峻的形势,他刘禅要是表现得很拉胯……

哪怕那位武庙十哲诸葛丞相,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绝无篡位之心,为刘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哪怕他与自己这十几年相处下来,恩若师徒,情比父子,高达65的好感度便是最佳证明。

为了老刘尚未达成的理想,对方恐怕仍然会选择让自己成为一个吉祥物——绝不会受半点委屈,被严加保护、尊崇供奉的……吉祥物。

“报少将军,前方20里便是南安县城。”

闲时玩闹归玩闹,有任务时,这些士兵立刻变得军纪严明。

尽管和后世第一强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有意将他们往那个方向打造的刘禅,对这几年的成果还是十分满意的。

“好,李二……”刘禅又看了给自己牵马的胡立一眼,“胡立,你二人随我一同进城,其余人等离城十里安营下寨,不得扰民。”

“是!”

至于老罗和他的白毦亲卫队,不用特意吩咐,也自然会寸步不离的跟着自己。

刘禅已经履行了约定,不知第二次见面,那位南安县头把交椅的态度,是否会有所改变?

……

南安县不大,夯土城墙不过两米,等闲汉子随便就能翻进去。

这里既不繁华,也无甚特殊产出,是个不太起眼的地方。

也难怪两年前胡立仅带着两百多山贼就洗劫了这里。

但其中的县府却像鹤立鸡群一般,扎在县城中心,与其他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县府后室之中,一位留着小胡子的华服中年人闲坐于榻上,手中捧着几块写在白色绸布上的书信。

能用绸布写信的,想来家资颇厚。

在这个布帛能当钱用的年代,拿它写信和后世把字写在软妹币上也没什么区别。

大县称县令,小县为县长。

榻上之人便是这南安县的父母官——张县长。

榻前一名下人垂手恭立。

此时门外一男声来报:“大人,刘家公子禅到了,此时正在前堂。”

“嗯。”张县长对这个消息并不惊讶,姿势毫无变化的将信看完。

随手放下之后似乎觉得不妥,又小心地叠好揣进袖中。

“你回去告知家主,便说此事干系重大,待我择日回武阳县再议。”

“是。”

不紧不慢的安排完,县长大人这才高声道:“你且好生招待,本官稍后就来。”

……

刘禅盘腿坐在堂中高榻之上,悠闲的抿了口茶汤。

这坐姿不合礼法,但很舒服,刘大公子除了在诸葛亮、老刘和老妈面前外,从不跪坐。

这也是外面关于他的流言之一,但显然刘公子并不在意。

“这茶是真难喝啊……”刘禅皱眉,嘟囔着将茶汤放回了矮桌上,赶紧捏起几颗青枣塞进嘴里。

茶汤一入口,除苦涩之外,还有股浓重的葱姜与油腥味儿,说是茶,想来刷家伙水也不至于比这更难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第6章 县长大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第6章 县长大人并对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