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潞王陵

作品:17岁,她为祖国光辉而奋斗!|作者:红酥小手|分类:现言|更新:2025-05-23 13:37:43|字数:4386字

王科长见苏醒吃得香甜,他很是高兴。

只要是吃羊肉的人,都会对他们牧野的美食招牌红焖羊肉赞不绝口的。

这顿饭,王科长和小孙都以为把苏醒招待得不错呢。

他们不知道的是,苏醒也就吃了个小半饱……

王科长他们点的东西不少,苏醒实在没好意思张口,让他们再加点吃的。

晚饭后,他们将苏醒送回了酒店。

临分别时,王科长笑着对苏醒说:“苏小姐,你今天好好休息,明天早上我们来接你。”

小孙也说:“苏小姐再见。”

苏醒跟他们挥挥手,“好的,明天见。”

王科长和小孙目送着苏醒进了酒店。

苏醒一边按电梯上楼,一边在心里琢磨着,她休息一会儿还得下来,再吃点儿好吃的……

回到楼上后,她打开电脑,先工作了一会儿。

八点多,她再次出了门。

她就近找了个当地的小馆子,炫了烩面和几样小菜。

她摸摸肚子,终于满足了。

从餐馆儿出来,她又找了一家水果店,买了一些水果后,回了酒店。

……

早上。

苏醒已经预料到,接下来的两餐她可能吃得不会很饱足了,所以她去自助餐厅吃早餐的时候,特意把自己喂得饱饱的。

王科长他们八点钟来接的苏醒。

“苏小姐,你吃过早饭了吗?”

苏醒笑着说:“吃了,我在酒店吃的自助早餐,还不错。”

“这样啊。”

他本来还想带苏醒去吃点儿当地的特色早餐呢。

今天过来的不止有王科长和小孙,还有两个工作人员。

王科长给双方做了一番介绍。

苏醒也跟那两个工作人员互相握手打招呼。

众人上车。

今天是一个历史文化探寻之旅。

他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潞王陵。

潞王陵在牧野凤凰山南麓,是一座沉睡了400多年的明代藩王陵墓。

一行人抵达景区,就有景区的领导和讲解员接待了他们。

显然王科长他们早就跟景区打过招呼了。

众人简单寒暄之后,开始参观这座藩王陵墓。

他们首先看到的是“潞藩佳城”的石牌坊,牌坊周身精雕云龙图案,岁月虽在其身上留下斑驳痕迹,却无损它曾经的华贵。

苏醒抬头望着坊上的大字,笔力十分雄浑,向人们诉说着墓主人昔日的显赫。

牌坊两侧,华表高耸,云龙雕纹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破壁而出,翱翔天际。

她举着相机,拍摄着素材。

景区的讲解员十分敬业的给众人讲解着这座陵墓,“潞王陵为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唯一同母弟朱翊镠的陵墓,朱翊镠生于隆庆二年,卒于万历四十二年,享年四十六岁。潞简王墓是我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其营造遗志可与京城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相媲美,有中原定陵之称,是名副其实的石头城,这座陵墓头枕凤凰山,脚蹬老龙潭,左手托着金灯寺,右手托起智儿山,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但遗憾的是,这座陵墓在三十年代,被新辉一带的土匪盗掘一空……”

一行人沿着神道前行,这条神道总长189.5米,两侧肃立的十六对石像生,它们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历经风雨侵蚀,轮廓依旧清晰,神态各异。

还有威风凛凛的獬豸、温顺的石绵羊、矫健的石虎……等十四种瑞兽。

讲解员继续说:“按照明朝典制,帝王陵前神道仅设六种石兽,而潞王朱翊镠并非帝王,却逾越祖制,设置了十四种石兽,其骄奢可见一斑,这些石兽性别分明,左公右母,它们静静伫立于此,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陵园,见证了牧野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穿过神道,一座汉白玉三孔御河桥横跨眼前。桥身洁白如玉,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桥下河水潺潺流淌。

走过御河桥,便来到了潞王陵的正门。

城门内,“维岳降灵”石牌坊彰显着墓主人的尊贵。

讲解员说:“院落两侧的碑廊里,镶嵌着第二代潞王朱常淓草书唐诗刻石复制品336方……”

众人进入二进院落,祾恩殿虽只剩遗址,但仍能从那高大的柱础中,想象出当年的宏伟壮观。

殿旁东西配殿各一座,矗立着万历皇帝及当朝太子所立的祭碑,为这座陵园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棂星门后,便是第三进院落,石五供和明楼庄重肃穆,

“宝城之下是神秘的地宫,圆立式的潞王‘宝城’,通高9.35米,周长70米,地宫总面积约185平方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殿堂构成,全部为石结构的拱券式建筑,棺椁就安置在后殿,地宫的门钉纵横均为九颗,共九九八十一颗,尽显皇家至尊……”

走进地宫,一股凉意扑面而来,墙壁上的雕刻线条流畅、细腻精美,展现了明代高超的工艺水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17岁,她为祖国光辉而奋斗!》,方便以后阅读17岁,她为祖国光辉而奋斗!第929章 潞王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7岁,她为祖国光辉而奋斗!第929章 潞王陵并对17岁,她为祖国光辉而奋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