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回村,养殖场及致富计划
王志勇用钩子把铝锅放到旁边晾着,等凉的差不多了他才拿起来仔细端详着。
不得不说他的运气真的很好,这第一次就成功了。
而且铝锅基本上没什么瑕疵,就是有点毛刺,这个是不可避免的,稍微修理一下。
用刀子把周围多出来的部分割掉,剩下的边边角角用锉刀打磨一下,
一个新崭崭亮闪闪的平地铝锅就成功了!
接下来他又试着做了两个,可惜不知道是砂土受热以后有了影响还是他没把握好,第二个失败了,但是第三个又成功了。
只是没有第一个那么完美,但是多做几个以后他就找到了规律。
等到天黑的时候,他身边已经摆着五六个成品了,只要掌握了技巧,后面做起来会越来越轻松。
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要是脑子活泛一点可以自己开发新产品。
要是脑子木讷,实在开发不了,但是只要有现成的模具,只要看几遍基本上就回了。
而且这东西没什么损耗,做坏了大不了砸碎了融化掉重新再来。
砂土模具都是重复利用的,唯一消耗最多的无非就是一些煤炭。
真要说起来最大的成本就是煤炭跟时间了,而这两个又恰恰是最不值钱的。
掌握好以后,王志勇就拍拍手回家休息了,东西放在这里就行,。
第二天,他带着二舅又蹲在工厂一天,甚至还专门买了好几口不一样的锅来做模具。
二舅一点都不笨,两人在里面待了一天的功夫就学了个十成十。
到了后面王志勇眼看着他轻轻松松做出来好几个以后总算是松了口气。
“行啦二舅,这手艺你算是学会了,这些东西你也可以都拿走,到时候你走街串巷的,专门赚手工费就行。”
回去的路上他跟二舅事无巨细的交代了一下赚钱的方法。
最简单的就是找一个牛车马车都行,用牲口拉车,把东西都放上去,
到了一个地方就在村口人多的地方开始做,有人问就拿样品来说。
买一口锅多少钱,代做手工费多少钱,自己出废铝多少钱,从他这里买多少钱等等。
自己还可以研究研究其他的东西,比如铝舀子,铝瓢,铝勺子铲子什么的。
总之大方向就是这个。
二舅王秋林也是激动地浑身颤抖。
他虽然不会做饭,但是他脑子一点都不笨,再加上农村那点事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一口锅多少钱?谁家买口锅不是精打细算?
现在好多家庭除了一口灶台上的大锅,像那种小锅,炒瓢(炒锅),小蒸锅,哪有人有啊?
是他们不想要吗?是乡下没人卖,也买不起。
工业产品太贵了,原材料不值钱,但是加工费贵,附加值太高,
现在是卖方市场,像是价格战这种完全是天方夜谭,任何产品出来,卖多少钱完全是卖方定价。
生产物资短缺造就的这种市场就导致工业产品技术产品的钱特别好赚。
而这正是二舅王秋林他们这种人的机会,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好像刚学的这种。
走街串巷绝对是忙不过来,到时候数钱都数不完。
当然,对于自己这个外甥,他那是打心眼里一肚子感激啊,就差掏心掏肺的变着法想感谢。
奈何他口袋里连两毛钱也掏不出来,进城是蹭的人家的车。
来了以后吃喝住还都是大外甥家的,就连抽烟也是找自己妹夫王贤国蹭的。
不过王志勇肯定不会计较这些,他现在想的是该回家一趟了。
自己爷爷还在老家,让小姑照顾几天还行,但是要一直让人家照顾那算是怎么回事?
正好王秋芸王贤国两口子早就在这待不住了,死活要回去。
那就回去一趟吧,二姑那边也想孩子,想到不行,反正店里新来的人已经差不多出师了,
他们不在也能够正常运转,有林成良他们看着,还有周文安帮忙照应着,应该没事。
刚好回去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弄。
按照他的想法,是要把小姑二姑,最好是还有大姑一起拉出来的,在家里有什么出息?
至于孩子,这个可以转学,哪怕是走读借读都行,大不了花点钱带过来就近照顾。
反正城里的教育资源肯定是比农村强,哪怕回头再回老家考试也行,这都是小问题。
以上全都是顺带的边边角角,他这次回去的真正目的是想打造一个大后方。
主要是餐饮店的原材料基地。
毕竟是做餐饮的,食品资料那是最重要的,
菜篮子工程88年才提出来开始实行,但是目前来说刚刚起步,甚至就连京城都还没走出去,想要有所成就起码得千禧年以后了。
这还有十年呢,现在这个时代,南方还好一点的,但是一到了北方,冬天的时候蔬菜都有什么?
最多的就是大白菜!每家每户没钱的买几颗,有钱的墙边上堆一堵墙的大白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