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确实是村里的首富了。
从村里走出去的老板,有一个算一个,就她最有钱了。
“你这个意识,是都想好了噶?”唐诗妈妈问她。
点点头,唐诗回答道:“想好了,免得你老是催我,早晚都要嫁人的,明年我带回来你看看。”
唐枫和老妈都沉默了一下。
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多少有几分不适应和不习惯。
转眼之间,都谈到嫁人了,好像考虑过,又好像来的那么突然,让母子俩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话。
“也挺好的,也年纪不小了,有个好归宿,妈也放心。”唐诗妈妈许久才说道:“你自己看好了就行,妈没有什么意见。”
看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看,她看到的,和唐诗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以前觉得人家家庭好,现在闺女自己也不错,有能力,有容貌,有条件,也不怕人家看低了她。
起码,钱上,不会受委屈,以后也能独立,不会穷苦。
养了这么多年的闺女,虽然想到她嫁人就难受,但是总得出嫁的,总不能一直养在家里,她总会有自己的小家庭。
她幸福就好了,作为女人,这辈子遇到一个好男人,哪怕是远一点,都值得了。
“总要看看的,我说的再多,不看看,你也不放心。”唐诗看了看弟弟:“小枫是知道的,应该也给你说了不少。”
唐诗和宋辞接触过,宋辞也厚着脸皮和她老妈一直有联系,再加上唐诗自己说的,唐诗妈妈其实心里是有谱的。
平时聊天的时候,多少就能看出一些东西了,性格各方面的,也有了解。
再加上人家小宋,一表人才,年少多金,又性格脾气好,也不花心鬼混,她没道理反对什么,倒是很庆幸唐诗遇到个好男娃。
“我知道,就是觉得你都要成家了,日子过的真快。”唐诗妈妈感慨。
回忆种种,从她牙牙学语,到亭亭玉立,再到事业有成,当了她二十多年的闺女,如今也要当别人的老婆了。
高兴还是伤心,有些分不清楚,没有难过,但是也开心不起来。
想着早点让她成家的想法,一瞬间又变成了好像晚点也不是不行,反正晚点也不会怎么样。
“都快25了,总得考虑了,也不能拖着人家。”唐诗说道:“谈了大半年了,我都考虑好了,才和你说的。”
想好了的事情,唐诗就不想改什么,以后的日子怎么样,她自己都承担结果。
做决定之前,就反复问自己,是不是想好了,确实是想好了。
“成家没有什么不好的,早晚都要成家的。”唐诗妈妈说道:“就是突然得很,我都以为还要等两年呢。”
以前的时候,每每说到结婚,唐诗就反对的厉害,总是说晚点晚点,现在,倒是自己主动了,她这个当妈的,还没有反应过来。
遇到了想嫁的人了吧?
“结婚就结婚吧,辞哥人挺好的,也放心。”唐枫说道:“结婚了也一样,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
也不是结婚了,就真成了外人。
都没有什么意见了,唐诗才开口说道:“到时候妈帮我带孩子。”
唐诗妈妈摇摇头:“那可不是我的事情了,而且憨嘎婆才带外孙,我可不是憨嘎婆。”
嘎婆,也是外婆的意思。
本地人都说,带外孙是个很傻的事情,就有了这句话。
“带你们我都带够了,现在看着孩子多乖,我都不想抱孩子。”唐诗妈妈说道:“带够了。”
那些年走过来,带着他们姐弟,已经把她累得够呛了,现在,她不想带孩子了。
而且唐诗是闺女,是嫁人,那边的公公婆婆自己带就行了,她也不用插手带孩子,又不是要争一下。
“那以后帮我带。”唐枫说道。
被她瞪了一眼:“你跟劳资好好读书,还娃儿,你自己都是个娃儿。”
唐枫:“.....”
说说而已嘛,又不是现在就要生孩子,他对象都没有。
全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了,都没有想过找个对象,其实,最后一学期,能找个一起上大学的对象,也不错。
“现在你不让,到时候你莫催我哟。”唐枫提前打预防针。
大姐就是这样,上学的时候,老妈千叮咛万嘱咐,不让谈对象,好好学习,后来,她开始工作了,就一直催。
你啥时候才能找个对象,你看人家娃娃都上幼儿园了。
“我是你老妈,我想催你就催你,你有意见啊?”
唐枫摇摇头。
不敢不敢,哪敢有意见啊!
津门。
宋辞家里。
很久没有举行家宴了,平时的时候,爷爷奶奶自己住自己的,吃也是自己弄吃的,老宋和老妈也是自己单独住,姐姐一家也是分开的。
像这样一家人聚在一起,都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了,平时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情,宋辞都不是经常在家。
饭桌上,一头黑发,蓄着胡子的爷爷,还有满头银发的奶奶坐在首位,老爷子正端着一碗玉米白米饭在吃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