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弟弟以前一样,脑子联想能力特别好,家里也老是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堆了一个猪圈,结果被老妈当柴火烧了。
带着宋辞回家,小路上阳光已经能晒下来了,山路因为经常有人走,显得很宽敞,偶尔还能惊扰野鸡飞起来。
这边的野生动物也很多,除了大象,还有豹子,野鹿,野猪,各种鸟类,这是动物的天堂,人才是外来者。
出了林子,就能看到庄稼了,才半人高的玉米,已经能吃的土豆,还有各种蔬菜,土地里,还有各种劳作的人。
“诗诗,带男朋友去上山玩了?”拿着锄头的阿婶笑着问他们。
唐诗点点头:“是啊,他没去过,带他去看看,阿婶除草啊?”
“阿婶好!”
“哎,你也好,小宋真称头,和诗诗很般配哈!”她只见过宋辞一次,许多消息,还是村里的阿婶们传出来的,据说这个小伙子,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
自从唐诗带男朋友回来了,村里就热闹了,各种小道消息传的飞快。
宋辞是不是有钱,还是因为项链被人看到了,就这样传出去了,另一方面,就是村里的老瞎子大爷,说过唐诗会大富大贵。
这就对得上了嘛!大富大贵,男方肯定有钱,不然能大富大贵?
传得很离谱。
“谢谢阿婶,那我们先回去了,阿婶等会儿来吃饭。”唐诗笑着挥手。
“不了不了,带饭了的,你们玩你们的,家里李子熟了,自己去摘啊!”阿婶提醒。
家家户户都种了果树,桃子,李子,梨子,核桃,葡萄,杨梅,石榴这些树,几乎每一家附近都能看到,这个季节,刚好吃李子。
宋辞也跟着说了谢谢,两人才离开。
看着宋辞走山路那不熟悉的模样,阿婶笑了笑,感慨唐诗还真是找个了城里对象。
本来,唐诗模样好,性格好,能力也优秀,村里那些适婚的孩子,打听她的可不少,唐诗风评好,那个阿婶不知道她是个好媳妇儿?
可惜了,被外人抢走了。
村里的娃,没出息啊!订好的姑娘,留不住。
“阿婶说我长得称头哦。”宋辞嘿嘿笑。
他也知道了,这是很帅很好看的意思,直白的就是帅哥的意思。
唐诗给他一个白眼。
在村里走了一圈,这个阿爷,那个阿奶,谁不知道他?宋辞认不完,人家都认识他了,为了让大家长得她有对象,准备结婚了,唐诗专门带他走了一圈。
微信上,多了好多小时候的小伙伴问她,是不是要结婚了,她不得不发一个视频,官宣一下,免得一个个发照片给他们看。
宋辞确实是很帅,十个长辈,九个都赞他称头,好看。
一身肌肉,深的老辈子喜欢,说他体格好,有福气,总之收获了一大堆好话。
那些实心的老辈子,还叮嘱唐诗,要好好过日子,不要吵吵闹闹,受委屈了,还有他们长辈做主。
唐诗带宋辞去上门见亲戚,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的,宋辞倒是吃了不少好东西,腊肉香肠,炫了个心满意足。
“是是是,你长得好看,不得了哦!”唐诗往前走。
在这个位置,都能看到家了。
还能看到小孩子放牛,大人在劳动,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就净收眼底。
“以后回来修个房子,怎么样?”宋辞问她:“我们以后可以回来养老。”
唐诗撇撇嘴。
养老呢,到时候还得多生几个儿子才行,要是少了,病了还抬不动,出去几个小时的路,七八个儿子总要的,得有两个姑娘伺候吧?
那得多少孩子了?
养老,也不想想,多不方便,说说就好了,真要是养老,总要考虑医疗条件的,不能只考虑环境。
“嘿,你在不屑吗?”宋辞问她。
唐诗摇摇头:“我在想,要几个儿子才够抬你出去。”
宋辞:“......”
说不准,过两年就通车了,都不要儿子抬。
而且,这种话听着就很奇怪,抬出去,不都得噶了才抬出去吗?
“那就多生几个儿子呗,就算是不抬,多几个,也能护着你,据说儿子和妈亲一些。”宋辞回答道。
唐诗想到唐枫,每次回来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妈去哪里了,妈怎么不在家。
儿子,好像确实是和老妈亲一些。
小夹克,要是有几件小夹克,倒是不担心以后没有人养了,如果孝顺的话,这就得看教育了,从小就教育。
想到才两三岁的孩子,自己就吃他的雪糕,零食,以后用他的零花钱吃火锅,唐诗就忍不住笑。
自己的娃,估计很倒霉了。
“多生几个,你以为种土豆呢,说多种点就多种点。”唐诗摇摇头:“随缘好了。”
想那么多现在也不准备生,以后再说。
两人回到家,唐诗妈妈在拿着扫把扫地,她每天都会扫两三次地,宋辞来的这几天,一直都这样。
家里,唐枫已经去学校了,五一就三天假期,他这种毕业生,要不是唐诗要回来,还在学校复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