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头铁的李邈
刘禅穿上龙袍,带着皇冠,心里一句妈卖批的,差点吓死老子,还真有憨憨敢为了粮食的事,敲惊朝鼓,智商跟我老婆关银屏有的一拼呀。
百官聚集,看到李邈有高兴的,也有恼火的。
高兴的自然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不高兴的自然在家舒舒服服喝茶,这一鼓敲下去,就屁颠屁颠跑了上来。
“爹,你脸色怎么这么差?”
杜擀扶了一把老爹。
杜琼看了看儿子,还是有些心有余悸,毕竟他就一直生女,就只有两个儿子,还有一个早夭了。所以这个儿子一直都是以安全为重。
“爹,你不会觉得是我敲的惊朝鼓吧?”
杜擀面面相觑,我倒是想呀,这不我七个女儿和幼子都在青城大营,我哪敢敲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杜家真的没借粮食。
李邈昂着高傲的头颅,非常得意。
杜琼摇摇头,你看那些怂恿你的人,都和你保持距离,知道为什么?
此刻,李邈和李严算是被独立出来了,毕竟在不知道胜负的情况下啊,贸然站队容易出事。
“陛下驾到——”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行礼。
刘禅坐下,脸色森冷,不喊免礼,大家也都不敢起来。
“谁敲的惊朝鼓?”
刘禅质问道。
“是微臣——”
李邈直起腰,双手一拱,底气十足。
惊朝鼓是登闻鼓的前生,汉朝这时候,普通百姓是没啥权益的,所以不会有什么鸣冤之说。
惊朝鼓主要是给官员敲的,平时有士兵把守,百姓是没法靠近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官员去敲,把守的士兵都不能阻止。
凡击惊朝鼓,皇帝不管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击惊朝鼓要敌兵来围城,太子三公戍边大将死亡等重大事由才能击鼓。
一般情况下,当官的都是有一定素质的,没有人会拿脑袋去开玩笑?
“相父遇刺了?还是五虎上将赵子龙薨了?”
刘禅冷冷的问道。
杜琼一愣,一个薨子可见陛下对赵云的宠爱程度。
“都不是,臣要参尚书令李严——”
“闭嘴!”
刘禅起身,双手别再后面,居高临下俯视着朝堂。
杜琼微微抬头瞄了一眼,又低下头,陛下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压迫力,实在让人感觉亚历山大。
“你要参李严,可以上折子,惊朝鼓是能随便敲的吗?你是在诅咒朕的皇子夭折,还是诅咒相父遇刺?又或者在诅咒五虎上将赵子龙薨逝世?”
刘禅先声夺人,完全不准备给李邈说话的机会。
“臣——”
“来人,拖出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刘禅一挥手,瞬间禁军上殿,金属盔甲走路发出哗哗声,整个大殿冲忙杀气。
“陛下,您这样枉杀大臣,不怕史官狠狠的计你一笔么?”
李邈挣扎咆哮起来。
“拖下去——”
李邈瞬间看向马俊和蒋黔,你们不是说我坚强的后盾么?你们倒是求情呀。
马俊和蒋黔压低身姿,一副我们不认识你的表情。
“陛下,李严欺上瞒下,一直压着我的折子,微臣冤枉呀——”
李邈继续挣扎起来。
李严昂着高傲的头颅,我就压你奏折了,怎么地?放心上路,等你死了,我高低给你烧一箩筐钱纸!
“陛下——”
李闻和李景跪上前。
“虽说李邈擅自敲惊朝鼓,罪大恶极,但是事出有因,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恳请陛下从轻发落。”
李闻和李景虽然上折子和李邈断绝叔侄关系,但是亲戚总归还是亲戚,关键时刻还是挺身而出求情起来。
“肯定陛下从轻发落。”
瞬间,马俊蒋黔等人也都纷纷跪上前求情起来。
刘禅微微咬牙,朕不是批准了你们断绝叔侄关系,你们还来求情,真会坏朕的事。
更加让人恼火的事,禁军还特么不会抓紧时间去砍人,反而杵在拿利。
好吧,刘禅想起来了,季汉不仅仅只有皇权,还有相权,在相父不在场的情况下,砍头这种大事,都显得比较墨迹。
“陛下三思!”
官员们纠结起来,胆子就越发大了。
“爹——”
杜擀推了推老爹,小声喊道,此刻杜琼要是死了,以后咱们益州士族可就全面哑火了,你的出来声援一下。
“陛下,臣记得,丞相曾经对惊朝鼓做过补充,若遇到重大冤情,无法呈达天朝,亦可敲惊朝鼓,若是李邈能证明,自己的确有上过折子,被人扣下来,那么就是事出有因,理因从轻发落。”
杜琼上前奏报,虽然说的云淡风轻,但是铿锵有力,不愧是老狐狸。
刘禅头更大了,丞相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可把刘禅搞得很被动。
“众卿平身——”
刘禅也知道,你能跟百官硬来,此刻季汉内忧外患,还没有随便行驶皇权的资格。
“李严,你可有扣押李邈的奏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