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工夫,在玄关一窍。太上首章,即将无名有名、观妙观徼指出,足见修道之要,除此一个玄关窍,余无可进步也。故开首四句,说大道根源,实属无形无状,不可思议穷究。惟天地未开之初,混混沌沌,无可端倪,即如人致养于静时也。天地忽辟之际,静极而动,一觉而醒,即人侦气于动,为炼丹之始基。第此倏忽之间,非有智珠慧剑,不能得也。要之,念头起处为玄牝,实为开天辟地、生人育物之端。自古神仙,无不由此一觉而动之机造成。又曰:“无欲观妙,有欲观徼。”两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同出而异名。凡有形象者,可得而思量卜度。若此妙窍,无而有,有而无,实不可以方所名状。纵舌如悬河,亦不能道其一字,所以谓之玄玄。学者亦不有视为杳冥,毫不穷究一个实际下落。果于此寻出的的确确处,在人视为恍惚,在我实有把凭。久之,着手生春,头头是道矣。
拓展阅读
王弼 《道德经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玄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喜欢道德经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道德经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