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东北种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世在这里发现过很多遗址中稻谷的碳化物。其中在辽宁阜新的务欢池镇发现的水稻灌溉系统,距今有4000多年。
中间可能是因为战争或产量不高的原因中断过一段时间,再到唐朝时“卢城之稻”就已享誉天下。
然后,到了后来契丹建立辽国之后,辽、金、元都禁止在东北种水稻,原因是不适合骑兵的纵横驰骋。
到了清朝时期,东北有小规模种植水稻,被康熙称之为“御粮田”。但当时的水稻产量并不高。而真正的高产品种,是从倭国的北海道移植过来的……“赤毛”稻种。
汉朝人是不知道这些的。
但是,陶应做为穿越者,至少有两点是清楚的:
其一,东北可以种水稻。
其二,东北的高产水稻品种,来自于差不多同一气候条件的北海道。
有以上这两点就足够了。
……
最后,柳毅还是很爽快地投降了。
倒不是相信陶应真能在辽东种水稻,而是通过这件事,能看出陶应是真心对百姓好。
随后,陶应封柳毅为平寇将军,将俘虏的一万七千多辽东军交给柳毅整编成军。
其它的一万二千多高句丽俘虏。
则依旧绑好了关在军营中,待以后送去中原地区,用作挖矿、修理的免费劳力。
……
……
喜欢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