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作品:侠影美颜|作者:德兰Y|分类:武侠|更新:2023-07-11 12:49:33|字数:16202字

原边注:

寺人披虽是个小臣(宦官),但其言辞井井有条。其中“又将及难”一句,颇能引起晋文公的注意。寺人披的这一番辩白,使晋文公由怨恨转为信任,从善如流,免除了一场灾难。

初,晋侯之竖头须[1],守藏者也[2]。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3]。及入[4],求见。公辞焉以沐[5]。谓仆人曰[6]:“沐则心覆[7],心覆则图反[8],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9],行者为羁绁之仆[10],其亦可也[11],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12],惧者甚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13]。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14]。文公妻赵衰[15],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16],子余辞[17]。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18]?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19],固请于公,以为嫡子[20],而使其三子下之[21],以叔隗为内子[22],而己下之。

注释:

[1]竖头须:竖,小臣;头须,人名。[2]藏(zàng):库藏,仓库。[3]“其出也”三句:意思是当年重耳逃亡时,头须偷走府库中的财物,全部用在设法让重耳回国这件事上。纳,接纳重耳回国。[4]入:指重耳回国。[5]辞焉以沐:晋文公以洗头为借口辞谢不接见。沐,洗头。[6]谓仆人曰:主语是竖头须。[7]沐则心覆:洗头时低头向下,心也向下,所以说心覆。[8]图反:考虑问题颠倒。[9]居者:留在国内的人。社稷之守:看守社稷。[10]羁绁(xiè)之仆:牵马的仆人。羁绁,马笼头和马缰绳。[11]其亦可也:意谓跟您逃亡的人和替您守藏奔走的仆役,这两种人都是一样的。其,指居者和行者。[12]仇:仇视。匹夫:普通人,指这些小臣。[13]遽:立即,马上。[14]二子:指伯鯈、叔刘。[15]妻赵衰:把女儿嫁给赵衰。妻(qì),作动词。[16]赵姬:重耳女儿。[17]子余:赵衰,字子余。辞:辞谢,指不同意接回赵盾和他的母亲叔隗。[18]“得宠”二句:意谓得到宠爱而忘记了旧人,还如何使唤别人?[19]才:有才干。[20]嫡子:当成正妻所生的儿子。[21]下之:居于赵盾之下。[22]内子:嫡妻,正妻。

原边注:

接见竖头须,说明晋文公能改变成见。

赵姬能够不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子争正位,而让位于叔隗和赵盾,在宗法社会的背景下,实难能可贵。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1],禄亦弗及[2]。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3],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4],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5],不亦诬乎[6]?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7]?下义其罪[8],上赏其奸[9],上下相蒙[10],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11]?”对曰:“尤而效之[12],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13]。”其母曰:“亦使知之[14],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15]。身将隐[16],焉用文之?是求显也[17]。”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18]。”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19],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20]。”

注释:

[1]介之推:晋大夫,姓介,名推,曾跟随文公流亡。不言禄:没有提出要求赏赐。[2]弗及:指赏赐也没加给介之推。[3]无亲:无亲近之人。[4]主晋祀者:主持晋国宗庙祭祀的人。[5]二三子:那些人,指从亡者。[6]诬:欺骗。[7]“窃人之财”三句:意思是偷人家的财物,尚且叫他盗贼,何况贪天之功以为自己的力量呢?[8]义其罪:以其罪为义。即把罪恶当作正义的行为。[9]上赏其奸:在上的又对他们所做的坏事加以赞赏。[10]相蒙:相互欺骗蒙蔽。[11]谁怼:即怨恨谁。怼(duì),怨恨。[12]尤而效之:指明知他们是错的又去效仿。尤,过失,罪过。[13]不食其食:指不再接受他的俸禄。[14]使知之:让晋文公知道你的牢骚。[15]言,身之文也:意谓言辞是身体上的装饰。文,文饰。[16]隐:隐居。[17]是求显也:意谓把他的怨愤告诉晋文公,反而是去求得显达了。求显,求显达,求为人所知。[18]女:同“汝”。偕隐:一起隐居。[19]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东南。田:祭田。[20]旌:表扬。

原边注:

晋文公对随从流亡者论功行赏,却少了介之推。介之推则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度,“不言禄”,亦不“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且“隐而死”。唐人郭郧《寒食寄李补阙》诗云:“介子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

“以志吾过”表现了晋文公知过能改的气度。

点评:

鲁僖公四年,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之谗言,迫害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自缢身亡,申生之弟重耳、夷吾亦被逼出奔。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备尝艰辛,艰苦磨炼,最终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夺取政权,史称晋文公。本篇运用追叙之手法,从公子重耳出奔狄国写起,将十九年中晋文公重耳出奔、流亡、回国夺取政权,以及回国后赏善罚恶之史实集中载于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之中。流亡之初,重耳胸无大志,被动逃亡,但在经历了所到之国的不同遭遇,以及政治风云的磨炼之后,重耳逐渐成熟,并且能利用秦国的支持回国夺取君位。回国后处理的几件事情,又证明他足以成为强大晋国的中兴之主。全文叙事脉络清晰,人物形象丰满;通过一系列故事冲突,描绘出公子重耳的性格发展过程,塑造了一位砥砺成才的春秋霸主形象。本篇是《左传》中的名篇。其写法,实为后代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之滥觞。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侠影美颜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侠影美颜》,方便以后阅读侠影美颜第6章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侠影美颜第6章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并对侠影美颜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