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伤逝赋》或为鲍照悼亡妻之作。赋以白描的手法,不作任何渲染铺排,却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使思念之情真实可感。
主人公早晨登上南山,望美中阿,看到的却是秋风瑟瑟,一片悲凉,逝者杳杳无影,而生者孤独徘徊,“凄怆伤心,悲如之何”!全赋的情调由此确定了。接着写逝者“弃华宇于明世,闭金扃于下泉”,生者“思一言于向时,邈众代于古年”。阴阳相隔,永无会期,思念之苦何以堪也!古今生离死别者,皆有睹物而思人之情。虽时日改迁,而思念之苦如旧,故看到逝者墨迹,仿佛就是早晨刚发生的事,其音容宛在。忽然间又觉并非如此,一阵悲凉沁透心胸,只能独自惆怅惊疑;徘徊堂庑,历抚帷户,“徒望思以永久,邈归来其何从”。年年岁岁,朝朝暮暮,孤独凄苦,无处倾诉,“独婴哀于逝躬”。故情思恍惚,悲哀难胜,何其凄凉!礼数有尽而哀思无穷,在“燧已迁而礼革,月既逾而庆通”之时,主人公想到逝者心微微,迹离离,香魂归来,而不知所凭,只有暮扶弱枝,晨掩行泪,孤独忧伤,思念所爱。生者哀,死者亦哀;生者孤苦,死者亦孤苦,苦何如哉!人非草木,为情而生,为情而死,故一息短景,而累恨长晖。痛心至极,无以排解,只好归于自古而然的天道:“共甘苦其几人?曾无得而偕老。”奈之何哉?这不是潇洒解脱,而是无限的凄凉!
自西晋潘岳有《悼亡赋》以来,鲍照的这篇《伤逝赋》可谓踵事增华,形成自己鲜明的文学特色,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南齐书·文学传论》评)但本赋既不同于大赋的铺张扬厉,没有化用多少典故,也没有肆意的夸张比喻,描述的是眼中所见,心中所感;也不同于骈赋的精丽工巧,虽亦不乏对偶,但没有刻意雕琢之痕迹,用语自然。不论描写还是抒情,都以真实感受为基础。正因为真得实在,所以才能感动人,引起共鸣。这应当是悼亡之作的灵魂所在。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侠影美颜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