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成本与收益

作品:1627崛起南海|作者:零点浪漫|分类:历史|更新:2017-11-11 10:43:01|字数:8738字

葛永应道:“几十万斤粮食,千匹棉布,倒也说不上有多大的费用,我海汉国物产丰富,要供养这些难民不是问题。这些粮食都是海汉自行产出,只有棉布和药材是在浙江采购,但对我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大的开销。”

沈志祥道:“那你们派出如此庞大的船队来山东,在本地建港开埠,修筑驻地,还要讨伐金贼,解救辽东民众,这些费用难道不计算进去吗?”

葛永摇头道:“小沈将军的说法,只怕有些谬误,我们可不会这样去计算费用与回报。”

沈志祥通过这两天的接触,自然能感受到海汉人时时处处透露出来的精明。似乎这群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计算得失,这么成千上万的大规模引入移民,沈志祥相信海汉在事前也肯定盘算过成本与收益,但他认为通过屯垦的方式来弥补移民的费用并不划算。光是维持这些难民、武装人员和战船在芝罘湾的驻扎,只怕一天就得几千两银子,得要开垦多少农田,耕种多少年,才能通过征收税赋把这些开支费用给弥补回来。

沈志祥这个问题其实是问在了点子上,如果将海汉在北方的行动开支全部算入移民费用的话,那么单个移民的成本费用的确是高得惊人,算下来肯定远高于海汉在东南沿海、中南半岛地区招募移民的费用,甚至从荷兰、葡萄牙的人贩子手中花钱购买奴隶,费用也要比这么计算出来的数目少一些。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葛永应道:“几十万斤粮食,千匹棉布,倒也说不上有多大的费用,我海汉国物产丰富,要供养这些难民不是问题。这些粮食都是海汉自行产出,只有棉布和药材是在浙江采购,但对我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大的开销。”

沈志祥道:“那你们派出如此庞大的船队来山东,在本地建港开埠,修筑驻地,还要讨伐金贼,解救辽东民众,这些费用难道不计算进去吗?”

葛永摇头道:“小沈将军的说法,只怕有些谬误,我们可不会这样去计算费用与回报。”

沈志祥通过这两天的接触,自然能感受到海汉人时时处处透露出来的精明。似乎这群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计算得失,这么成千上万的大规模引入移民,沈志祥相信海汉在事前也肯定盘算过成本与收益,但他认为通过屯垦的方式来弥补移民的费用并不划算。光是维持这些难民、武装人员和战船在芝罘湾的驻扎,只怕一天就得几千两银子,得要开垦多少农田,耕种多少年,才能通过征收税赋把这些开支费用给弥补回来。

沈志祥这个问题其实是问在了点子上,如果将海汉在北方的行动开支全部算入移民费用的话,那么单个移民的成本费用的确是高得惊人,算下来肯定远高于海汉在东南沿海、中南半岛地区招募移民的费用,甚至从荷兰、葡萄牙的人贩子手中花钱购买奴隶,费用也要比这么计算出来的数目少一些。葛永应道:“几十万斤粮食,千匹棉布,倒也说不上有多大的费用,我海汉国物产丰富,要供养这些难民不是问题。这些粮食都是海汉自行产出,只有棉布和药材是在浙江采购,但对我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大的开销。”

沈志祥道:“那你们派出如此庞大的船队来山东,在本地建港开埠,修筑驻地,还要讨伐金贼,解救辽东民众,这些费用难道不计算进去吗?”

葛永摇头道:“小沈将军的说法,只怕有些谬误,我们可不会这样去计算费用与回报。”

沈志祥通过这两天的接触,自然能感受到海汉人时时处处透露出来的精明。似乎这群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计算得失,这么成千上万的大规模引入移民,沈志祥相信海汉在事前也肯定盘算过成本与收益,但他认为通过屯垦的方式来弥补移民的费用并不划算。光是维持这些难民、武装人员和战船在芝罘湾的驻扎,只怕一天就得几千两银子,得要开垦多少农田,耕种多少年,才能通过征收税赋把这些开支费用给弥补回来。

沈志祥这个问题其实是问在了点子上,如果将海汉在北方的行动开支全部算入移民费用的话,那么单个移民的成本费用的确是高得惊人,算下来肯定远高于海汉在东南沿海、中南半岛地区招募移民的费用,甚至从荷兰、葡萄牙的人贩子手中花钱购买奴隶,费用也要比这么计算出来的数目少一些。葛永应道:“几十万斤粮食,千匹棉布,倒也说不上有多大的费用,我海汉国物产丰富,要供养这些难民不是问题。这些粮食都是海汉自行产出,只有棉布和药材是在浙江采购,但对我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大的开销。”

沈志祥道:“那你们派出如此庞大的船队来山东,在本地建港开埠,修筑驻地,还要讨伐金贼,解救辽东民众,这些费用难道不计算进去吗?”

葛永摇头道:“小沈将军的说法,只怕有些谬误,我们可不会这样去计算费用与回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后阅读1627崛起南海第1124章 成本与收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627崛起南海第1124章 成本与收益并对1627崛起南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