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直接抱拳朝皇帝行了一礼,朗声道:“秦灼请命带兵前往北明城,与北漠新王一战!”
此时殿外乌云遍布,天光暗淡。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居高临下地看着秦灼。
她站在金殿之中,烛火盈盈相照,好似在她身上镀上了一层光晕。
说不上来是年少轻狂,还是她已崭露锋芒。
此时的秦灼,身上有光。
这话一出,殿内众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安石毅更是直接傻眼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出来接这一句话,竟然帮着秦灼唱了双簧。
皇帝也睁大了双眼看着秦灼。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出口一句,“胡闹!”
皇帝说:“你虽有些武艺在身上,可这带兵打仗之事绝非儿戏,岂可如此轻率!”
底下众大臣纷纷附和:“使不得使不得!”
“一个女子怎么能带兵打仗?简直荒唐!”
“如今可不是什么可以任由殿下胡闹的时候,此次北漠新王只围困北明城,没有直接攻打,尚且给咱们大兴留了生机,咱们要是送公主过去和亲,这二十大军极有可能就此退去……”
“可咱们要是不送公主去和亲,反而与之开战,要是打输了,北漠因此跟咱们彻底翻脸,真的挥军杀到京城来,我朝江山危矣啊!”
有几个老臣喊着喊着都快哭上了。
秦灼无语至极,“这仗还没打,你们就认定了会输?”
众人不敢直接回应她的话。
一众老大臣里,有人小声道:“舍一个公主,保大兴江山,总好过让万千百姓都跟着提心吊胆。”
“我看你是被北漠人吓破了胆!”秦灼前世跟北漠军打了好几年,不说战无不胜,总归是胜多输少。
天下安稳是将士们在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可他们总是挨饿受冻,粮草永远不够吃,军需一催再催才能拿到原定的两三成,享受富贵荣华的却是这些张口闭口就谈论江山如何、百姓如何的废物、蛀虫!
秦灼脾气一上来,就横眉,张开就想怒怼众臣。
“阿灼。”皇帝看她脸色冷了下来,生怕她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来,当即开口喊了她一声。
皇帝说:“朕知你年少轻狂,意气当先,想得不如这些大臣们周全,有些话你说说就算了,领兵打仗之事,莫要再提。”
秦灼闻言不由地皱眉。
她刚要开口说话。
皇帝又抢先道:“纵然你有武艺在身,读过些书,终究是个女子,如今国难当前,你要真心为朕分忧,就该好好静下心来想想谁去和亲。”
皇帝这话已然暗示得十分明显:你要是真的为朕分忧,以国为重,就该自荐去和亲。
秦灼不奔,自然听得明白这话中的意思。
她心下忍不住冷笑,面上一脸正色,“女子又如何?我母后当年也是领兵打过仗的,何为巾帼不让须眉,父皇应当最是清楚,怎的如今又说起女子不能做这些事?”
皇帝还没有坐上龙椅的时候,在诸多贵女之中挑来挑去,年过二十还不娶妻。
一遇谢氏,便动心。
他为了娶到谢氏做了许多事,见过她打仗讲学,当年有多为此倾心,后来谢氏失了女儿与他离心之后,就有多忌惮。
这四年来,再没人敢在皇帝面前提起谢皇后。
秦灼这一句,可算是一语扎中了要害。
皇帝喉间涌上一口腥甜来。
可他坐在龙椅上,金銮殿中,底下文武百官都在看着,他不能失了帝王威仪,又硬生生将那抹腥甜咽了下去。
“你母后是你母后,你是你,怎可相提并论?”皇上强撑着说道。
秦灼道:“俗话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既是母后亲生,怎就不能相提并论?”
“你!”皇帝一手握紧了龙椅,只说了一个字便停住,他已经快压不住涌到喉间的那口老血了。
秦灼还在抬头直视着他,目光如炬。
皇帝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再抬头看向殿内众臣时,目光便落在了礼部那边。
“晏爱卿。”皇帝忽然开口喊晏倾,“你与阿灼相识最久,她有多少本事你应当最清楚,你来说说,她够不够资格领兵打仗?”
皇帝这嘴巴一张一合的,就把天大的难事扔到了晏倾这里。
晏倾出列,行至秦灼身侧,双手交叠,嗓音清冷地回问:“皇上是想让我说实话,还是说皇上想听的话?”
秦灼闻言,秀眉微挑。
皇帝却是眉头紧皱,“朕在问你的话,你倒反过来问朕了!”
安石毅见状,小声同晏倾道:“甭管是实话还是假话,你挑一个说便是了,这么实诚作甚?”
晏倾神色如常道:“不敢欺君。”
“假话是什么?真话又是什么?”皇帝原本以为晏倾上次在北宫夜宴被秦灼当众羞辱之后,肯定已经跟秦灼反目,有机会可以找回颜面,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可晏倾来了这么一句,实在让人猜不透。
皇帝坐了十七年龙椅,都是底下人揣摩圣意,想法设法地讨好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