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信连夜被送入皇宫。
曹国公府。
徐增寿、朱橞、李景隆三人愁眉苦脸的又聚在了一起。
三人聚拢,相视无言。
过了良久,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李景隆这才悠悠开口:
“增寿,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景隆的脸上写满了愁容。
其实他现在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朱允炆对他,凭良心来说,很是不薄了。
他就算是连吃了好几场的败仗,多次率领数十万大军为朱棣做了嫁衣。
就算如此。
朱允炆也只是让他好好的待在应天府。
文武百官弹劾他的奏折,如雨纷飞一般送入皇宫。
可朱允炆全都视而不见。
可以说,朱允炆待他李景隆,不薄!
但他现在却在和徐增寿他们密谋着造反。
这是多么的讽刺啊!
为了那一份从龙之功。
李景隆果断选择当个贰臣。
而徐增寿和朱橞的造反理由,就显得比李景隆合理的太多了。
一个是姐夫与弟弟的关系。
一个是长期被朱允炆忌惮,此战过后八成要被软禁在京的藩王。
他们造反,似乎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徐增寿缓缓开口:“等。”
“等?”谷王朱橞闻言表示不理解:“那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王爷打败铁铉和吴王以后。”
“......”
李景隆冷不丁的问了一嘴:“那要是打不赢呢?”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徐增寿没好气的看着李景隆。
“你就这么盼着王爷会输?”
顿了顿,徐增寿叹了口气:“我们只有盼着王爷赢,才能有那份从龙之功,你们才能达成各自的目标。”
“要是王爷不赢的话,倘若我们今日谋划东窗事发的话,那以陛下的脾性,怕是会将我们打入大牢、秋后问斩吧。”
提及到死,徐增寿惨淡的笑了一下。
一旁的朱橞和李景隆则是浑身打了个冷颤。
他们开始有点后悔了。
但现在他们都谋划到最后一步了。
再后悔也有点晚了。
既然上了这条贼船,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皇宫,养心殿。
宦官将守城将领连夜送入的密信呈到了朱允炆的案桌前。
朱允炆打开密信,一眼便看出这是铁铉的亲笔。
朱允炆顿时就激动起来了。
铁铉现在在朱允炆眼中。
那可是又有能力又忠心的大忠臣!
这一次多亏了铁铉及时率军回援。
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然了,朱允炆选择性忽略了朱允熥。
“朕倒要看看,铁爱卿跟朕写了些什么。”
朱允炆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密信看了下去。
可当他越看下去的时候。
脸色就愈发阴沉。
待在一旁的宦官见状躬着身子,大气都不敢串一下。
生怕自己因为喘气的声音太大,就被责令拉出去砍了。
看到最后,朱允炆实在是气不过,一把将手上的密信给扔了出去。
朱允炆气呼呼的坐在龙椅上,面色涨红。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世上安敢有臣子威逼君王的道理?”
“吴王,吴王!”
朱允炆气的就差跳脚骂脏话了。
要不是他这么多年学儒,怕是早就破防,破口大骂了。
养心殿一时间弄出的动静,惊动了本欲睡下的吕太后。
吕太后蹙了蹙眉头,询问候在一旁的宫女。
“是谁在宫中喧哗?”
宫女出殿寻着喧哗的声音望去,好似养心殿的方向。
“回太后娘娘,好似是陛下的养心殿。”
吕太后一听这喧哗的声音竟是来自养心殿,顿时就没心情再睡了,当即让宫女摆驾养心殿。
她要亲自去看看。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竟让陛下深夜喧哗。
这段时日,朱允炆可谓是每日愁容,担惊受怕的。
吕太后虽然不说,但也都看在眼里。
如今终于是等到铁铉率军回援京城了。
他的皇儿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可他的皇儿今夜非但没有睡个安稳觉,反倒在大声喧哗,并且喧哗的声音甚至都隐隐约约传到她的寝宫了。
以吕太后对朱允炆的了解。
若不是遇到让其极度愤怒的事情。
朱允炆断然不会如此不知礼数的。
“摆驾,养心殿。”
吕太后从凤辇下来。
此时养心殿内,朱允炆依旧还是气呼呼的。
先前被扔在地上的密信,又被他给捡了起来,又看了一遍。
然后。
朱允炆就更气了。
气急了!
“陛下,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啊,本宫在寝宫都听到你的声音了。”
吕太后缓步走进养心殿,柔声说道。
朱允炆闻言一愣,好不容易才挤出一抹笑容。
“儿臣参见母后。”
朱允炆气的胸口明显上下起伏,面色涨红的像猪肝一般。
“母后,那吴王简直是欺人太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