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着手治理黄河

作品:大明:汉家霸业|作者:千山一笑|分类:历史|更新:2023-08-08 12:26:43|字数:6042字

李起元说道:“陛下所言有理。”众人都点头认同。

“大明疆域辽阔,四时不同,黄河不知流经多少里,山东、南直录的作物在甘肃不一定能成活,同理,适合黄河下游的林木不一定适合上游,故朕设立林科,不仅对黄河流域的林木研究,也要对全国各地的林木进行研究。傅院使下来与陈爱卿他们好好研究下,看看黄河流经的地方都适合种什么药材,药材在雨季的时候固土,收获的季节又能给百姓带来一份收入,也能增加药材用量,三全其美。”

“臣遵旨。”

“李爱卿现在河道总督了,也要开始带人沿着黄河仔细调查,看每一处地方适合种什么样的树木,果树亦可,内阁这边就行文告诉各地的官府配合河道总督衙门,把固土算作他们一项政绩,但!”

朱由校斜着眼说道:“不要强迫百姓置换田地和迁移,要先让他们知晓其中的好处再以利诱之,朕会派锦衣卫暗查,若有官员胡来,就等着去李爱卿手下当个种树的劳役!”

武之望肃然道:“臣遵旨。”

“还有,朕知道那些官员的尿性,在置换土地的时候极有可能与当地士绅勾结以次田置换百姓良田,甚至直接侵占百姓田地的勾当!刘若愚,告诉锦衣卫和东厂下去的人,但凡有这么干的官员忧虑就地拿下抄家论罪,士绅与官员同罪!”

刘若愚躬身道:“奴婢遵旨。”

本来还有人想请皇帝下手温柔点,但想到与黄河泛滥相比,你们算个鸟!都懒得开口。

“黄河治理不能急于一时,恐怕要耗费百年之功,慢慢来。”

“臣明白。”李从心有种改天换地的豪气。以往河道总督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职位,弄不好还要进大牢,可今后就是能名垂青史的职位了!

李起元皱眉说道:“陛下,臣知道治理黄河乃是千秋功业,可如今朝廷财赋无力支撑,今年夏税还没收上来,还欠着官员俸禄,以往的窟窿还没补上,就是没钱!”

说完眼巴巴的看着朱由校,大家可都知道皇帝抄了好些大臣的家,小金库的银子多着呢!

朱由校无视那些灼灼目光说道:“待会再说钱的问题,治理黄河还需要河道总督府河工部一起勘察一番,还花不了多少钱。先把黄河的事情说清楚。”

李起元悻悻收回目光,本来想敲下竹竿,没想到被皇帝轻易化解了。

朱由校接着说道:“要诱导民众积极参与到种树固土的行动中,除了告诉他们种树的好处外,朝堂、官府也要起到表率作用。

“惊蛰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之意,朕的想法,将惊蛰定为植树节,朕,包括朕之后的每位天子都在惊蛰这天亲身前往北京周边甚至更远的地方植树,各地官员无论大小,都前往合适的地方植树,为百姓之表率。”

沈儆炌赞道:“陛下真乃历朝天子表率也。”

孙承宗跟着赞了一句后说道:“陛下,此举虽好,但恐地方扰民。”

朱由校笑道:“大明的官员若都如孙阁老这般为百姓着想,大明百姓富足安平矣!大明万世可传也。”

“臣惭愧,臣只是尽臣子本份。”

朱由校叹道:“多少臣子不知道臣子本份啊,罢了不多说了,孙爱卿所言不无道理,就由内阁和吏部下文吧,约束地方,都察院和锦衣卫暗中监督。”

武之望、崔景荣和江秉谦躬身应了。

“不过有些地方惊蛰这天可能还在下雪,就等化雪后再进行吧。”

“陕西林木匮乏,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沈卿派人到陕西、甘肃等地看看,有没有石炭,也好解百姓和官府柴炭紧张之急。”

“臣遵旨。”

喜欢大明:汉家霸业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大明:汉家霸业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汉家霸业》,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汉家霸业第三十八章 着手治理黄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汉家霸业第三十八章 着手治理黄河并对大明:汉家霸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