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声望去,就瞧见一身便装的李晋乔和一身运动服的曾老师,搀扶着老太太朝院门走过来。
鲁达忙起身,到门口去迎。
“哟,老太太。您可慢着点儿,这边都是石板路,你要是滑了,我这罪过可就大了。”
“呵呵呵,这有什么,你还给铺个地毯不成?”
“想着呢不是,您下回来,我啊,从村口铺到家门口。”
“哈哈哈。”
“老太太,您这身子骨可真硬朗,这爬个山,上来下去的,脸不红粗气儿都不喘的,我要是到了您这岁数,还能这样,拿什么都不换。”
鲁达一边说着,很自然的从李晋乔身边挤开个位置,伸手搀扶上。
老李“嘿”了一声,“我说,鲁提辖,你这嘴快赶上说书的了。”
“李厅,我这可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
“得得得。还有,别叫李厅,叫老李,老弟都成。”
“就等你这话呢,老太太,您说?”
“随便。”
“得嘞,以后就老弟。诶,您慢点儿,台阶。胜利,你个没眼色的,瞧见你付奶奶,李叔,婶子过来,还不去拿凳子。”
正逗着娃的胜利忙起身,蹿进屋里,叮了咣啷的拎着三把高椅出来。
“付奶奶,叔,婶儿,坐。”
“呵呵,这小伙子,名字多喜庆,胜利,胜利,胜利好哇,旗开得胜无往不利。”付清梅笑道。
“嘿嘿。”
老太太坐到俩娃边上,看了看娃,又接过鲁达递来的茶水,抿了口,“好水。”
“是吧,这都是山上的泉水引下来的,人说咱燕京西山玉泉山的水怎么怎么好,我虽然没喝过,可我觉得,我们妙峰山的水肯定也不差。”
“嗯,差不多,其实玉泉山的水也就那样。”付清梅笑了笑。
“老太太,我们村后山咋样?”
“好,好看,尤其是山涧谷里的那片花海,看的人心里美美的。这村子也好,既干净又安静,老屋依旧, 古树参天,溪水潺潺,能保持成这样,你功劳不小。”
“嗨,我算啥,都是村里各家给面子。”鲁达瞅了眼李乐,“诶,老太太,您要是喜欢我们村,要不,我给批块地,让李乐盖个院儿,等天热了,城里待着不舒服,心里烦了,您就来住几天,避个暑,散散心?”
付清梅乐道,“怎么,你要滥用职权?”
“啥滥用职权,这不是规划项目里的么?”
“这又巧立名目了?”
“嘿。”
“不用,城里挺好,娃娃们也在。”
“城里能和这边儿环境比?这儿空气清新,四季有景,还有自家的田地、产出,不比菜市场新鲜?”
“算了算了。”
见付清梅摇头,鲁达笑了笑,又给老李和曾老师添上茶水,“咋样,老弟,中午能喝两杯?”
“能啊,怎么,你这里有好酒?”
“丰收莲花白,早些年家里开小卖部,留了一箱。”
“噫,好,这酒就听说过,还真没喝过。”
“尝尝?”
“那就尝尝,再弄个山上的野香椿拌豆腐,炖个打野的小公鸡儿?”
“好啊。诶,我刚后山过来,瞧见有人在河沟里捞那种小鱼的,能搞来?”
“捞小鱼?嗨,那不谁家常干的么,等着,胜利,去,上老邢家拿。老弟,等会,我给你做一道炸酥鱼,那玩意儿下酒可是......”
这俩在这聊的热乎,老太太摸了摸俩娃,冲李乐和大小姐说道,“你们俩也去转转,娃有我和你妈呢。”
“诶。”
李乐一点头,拉起大小姐,“走,你第一次来,带你看看这村子。”
。。。。。。
“这棵大槐树,荆师兄说,四百多年了.....”
“就是这儿,这是村里最老的房子,六百多年屹立不倒,看这块砖上的字,你知道真定是哪儿么?”
“这是戏台,清代康熙年造的,小三百年了,看屋檐上面的木雕了么?那是西厢记。”
“你站好啊,别看我,看花,诶,保持啊,好了,看看,我照得咋样?”
“设计方案里,以后进村的路就得从这边走,古村么,旧石板路肯定不能再让汽车轧坏了。”
“这里就是荆师兄他们的挖掘现场,那个就是承露台,上去瞧瞧去,那里的几组石雕非常漂亮。”
等李乐把大小姐拉上承露台,回望,整个北峪村的田园春景,尽收眼底。
李乐给指着,“设计方案里,那边是服务中心,这边,这边的晒谷场改成餐饮中心,还有那边,那里的几座古民居,以后是康养居,有SPA,理疗,健身设施,再后面,那片,是马术.....”
看着李乐指指点点的样子,大小姐笑道,“规划设计方案,我都看过的。”
“嗨,这不是想让你加深印象么?花了这么多钱来投资的。”
“我看你挺喜欢这儿?”
“怎么?”
“别的项目,也没见你这么用心。”
“还成吧,毕竟燕京周边有个这么环境好,幽静,又古色古香的地方,不多。你喜欢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