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攻击之下,智军大败,智瑶被杀死。
最为强大的智氏,却是成为最先灭亡的对象。
这是最早的合纵策略。
这也是三个弱小联合,击败杀死一个强者的案例。
到了现在,却又是变为六个微小,面对一个强者。
“寡人知之!”
赵偃说着。
郭开告辞离去。
……
离去之后,郭开松了一口气。
赵王,还是信任他的。
只要信任他,一切皆是好说。
小孩子才分对错,才分好坏,可大人只看利益。
他要做一个对赵王有用的人,至于其他对错,是非,忠奸,皆是不去想,也懒得去想。
当然了,当奸臣也很难。
当奸臣,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有才能,一个是忠心。
有才能,内政外交等等皆是才能出色,君王才会满意,才能节节高升。若是没有才能,只是会拍马屁,根本难以持久,也会被君王厌弃。
还要有忠心,这其实是最难的。
很多忠臣,自诩为忠臣,其实对大王并不忠心,在他们眼中,礼法是第一位,国家是第二位,民众是第三位,至于君王只是第四位。
若是君王违背了礼法,忠臣会劝诫一二;若是国家利益与君王利益发生冲突,忠臣会劝谏,国家利益为先;若是民众利益与君王利益发生冲突,忠臣会会将民众放在第一位。
这些忠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忠臣。
真正的忠臣,就是君王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凌驾在礼法,国家,民众之上。
他郭开能一步步走到现在,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会溜须拍马吗?
根本不是!
主要是他有才能,做丞相的时刻,处理各种政务井井有条,国库的粮食充足,邯郸秩序井然;此外,他是大忠臣,对于大王忠心耿耿,所谓的礼法,赵国的利益。民众的利益,皆是不如大王。
天大地大,不如赵王大。
这就是他的世界观。
因为这些,赵王离不开他,也需要他。
他贪财好色,喜好歌舞,喜好美姬,在外人眼中可谓是奸臣,弹劾不断,可他还是稳如泰山。
马车在响动着,回到庄园当中。
在庄园当中,郭开品味着茶水。
顷刻之后,有一个商人上门,前来拜访道:“魏永,拜见丞相!”
郭开笑道:“君子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魏永笑道:“丞相好消息,好消息。在不久前,我将十万石粮食运输到洛阳城,在那里换取两千斤白砂糖,请看……”
说着,召唤着侍从。
侍从端过一个玻璃罐子,打开盖子,里面放着洁白如雪的东西。
打开盖子,用着勺子取出,品尝了一口。
郭开闭上眼睛享受着,感觉神魂好似飞上天一般,那种感觉极为美好。
“如雪一般,吃起来味道可口,只可惜不知如何制造而成……可惜可惜……”郭开睁开眼睛,眼中闪过叹息之色。他不仅好色,更是贪财,一方面本心就是如此,一方面也是为让大王放心。
自从秦国有了灾荒之后,洛阳的白糖也变得不一样了。
昔日的时刻,只要花钱就能买下白糖,可现在却需要用粮食,才能兑换白糖。
兑换的比例是,一百石粟米兑换一斤白糖。
魏永也说道:“据说,种植甘蔗之后,可以从甘蔗当中榨取出蔗糖,然后对蔗糖进行淬炼,取其精华,百斤蔗糖可浓缩为一斤白砂糖。只可惜,这样的配方,掌控在吕不韦手中,我等不知道!”
郭开说道:“可惜,很是可惜!”
魏永说道:“丞相种植了多少甘蔗?”
郭开说道:“我种植了大约是十万亩甘蔗,提纯出一千万斤,蔗糖添加到食物当中,可减少粟米的食用。一亩地就是可榨取一百斤蔗糖,可种植粮食,也只是收获一百二十斤粟米而已,多一点二百斤而已。”
“很多耕地肥力不足,可能亩产也就几十斤而已。”
“种植粟米,不如种植甘蔗赚钱!”
在当今的天下,各国的粮食产量不同,秦国赵国是大亩,大约是二百四十步,在各地区的粮食亩产也是各不相同,最顶级的好地可亩产一钟。
可种植粮食,不如种植甘蔗。
甘蔗榨糖,这不算什么机密。
在楚国,就是有甘蔗榨糖的历史。
可赵政推手下,甘蔗却是大量种植起来,随后商人也是闻到机会,开始大量种植。
甘蔗的产量大量增加,蔗糖的产量在增加,很多商人已经制造出红砂糖,只是白砂糖,冰糖还有技术门槛。
六国的商人,还是未能找到制造白糖之法。
靠着白糖,秦国从六国获得大量的钱财。
到了灾年,更是换取大量的粮食。
可事实上,白糖的价格并不贵。
有人以为,油脂类需要动物或者经济作物,糖在古代是奢侈品,盐对秦国更难得,用这些做压缩干粮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