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赵佾归赵

作品:始皇帝|作者:迦太基的失落|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7:36:08|字数:8040字

第198章 赵佾归赵(求订阅)

吕不韦问道:“六国的君王是傻子吗?”

赵政说道:“他们不傻,还很聪明!”

吕不韦又是问道:“你与六国的君王比较,才能如何,德行如何?”

赵政沉默了。

他可以大言不惭的说,秦国六代皆是明君,而东方六国代代诞生昏君。

他的才能,超越六国君王。

他的德行,超越六国君王。

至于当今的齐国建,楚王完,魏王增,赵王偃等,皆是废物点心。

可沉默片刻后,还是实话实说道:“我固然有一些才能,可六国的君王也不差;至于德行上,我固然不差,可六国的君王也不差。我能走到现在,只因为祖宗保佑,未来灭六国,王天下,也只因为我是秦王。我若是为赵王,若是为齐王,难逃灭国的命运。”

后世有很多命题,汉武帝穿越为阿斗,秦始皇穿越为宋徽宗,朱元璋穿越为崇祯皇帝,康熙穿越为光绪等等,很多时刻君王的个人才能很重要,可所在国家的国力尤为重要。

比如,他现在成为赵王,能击败秦国吗?

够呛!

小人论史,可以成败论英雄;君子论史,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吕不韦说道:“大王固然贤明,可六国的君王也不傻,不会任由秦国扩展。秦国想要王天下,必然要灭赵。而想要灭赵,只能营建成皋,荥阳等地,建立敖仓,建立东郡。建立东郡的时刻,就是六国合纵的时刻!”

“若是秦国打破合纵,自然可灭六国,王天下;若是败给六国,天下的局势还会出现变数。合纵连横,到了现在已经无用了。天下只有合纵,而没有连横。”

合纵连横,朝秦暮楚等,本质上是灵活的外交,为自己谋取利益,可能今天是盟友,明天就是敌人。

合纵连横的基础,是多强并立。

可现在,多强并立的局面,却是消失而去,呈现一超多弱的局面。

秦国太强了,以一己之力,可对抗六国。

六国联手,也不是秦国对手。

表面看来,六国人口为两千五百万,秦国人口为一千二百万,六国人口是秦国的两倍之多,似乎六国该占据优势。

可人口优势,很多时刻难以转化为军事优势。

秦国的一千二百万人口,可以快速的转化为战争优势,快速的攻击敌人;可六国的两千五百万人口,却是分散在六个国家,运转的比较迟缓。

秦国打魏国,韩国等,皆是三个月内结束战争,速度快而精准;至于援军可能刚刚在路上,就是听到秦军撤退的消息,变得无可奈何了

同样,秦国占据地利上的优势,在北线占据河东,上党,太原等地,全取太行以西的区域,占据了几个重要的孔道,防御起来极为便利;在南线只要扼守大别山的几个要塞也是防御便利。

在中部,已经占据荥阳,成皋等地区。

从北方到南方,漫长的几千里防线当中,秦国已经占据战略主动权,可以一国单挑六国。

这样的情况下,六国合纵攻秦是必然的。

赵政点头道:“寡人明白了,秦国没有退路,只能继续前进;同样六国也没有退路,只能血战到底!”

吕不韦说道:“大王,接下来,该放赵国前太子赵佾,归国了!”

“赵佾吗?”

赵政想着这位赵国太子,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之色。

秦国在这件事情上,做的不地道。

昔日的时刻,秦国与赵国相互交换人质,太子赵佾进入秦国为人质。那时赵王生病,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住了,于是想要让太子赵佾归国。

秦国倒是好,直接扣押了太子赵佾。

导致赵佾无法归国,于是嫡次子赵偃成为太子,成为赵王。

赵偃成为赵王,开始稳定赵国的局势,这时放赵佾归国,这是让两个兄弟争斗,混乱赵国。

有些缺德。

吕不韦说道:“大王,可是有不忍之心!”

赵政说道:“在这点上,寡人还不如齐泯王!”

吕不韦说道:“大王,还要见前太子赵佾吗?”

赵政叹息道:“不用了,给予其丰厚的礼物,让其归国吧!”

吕不韦说道:“臣知之!”

稍后,吕不韦离去。

……

咸阳城,质子府邸当中。

赵佾正在无奈的喝酒,神情有些颓废。

在秦国,他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似乎不存在一般,秦王从未召见他,他想要拜见一些大臣,也是避而不见;当然了,秦国也没有苛待他,各种礼仪周到,各种饮食器皿,各种车架护卫等皆是齐备。

就这样尴尬的环境当中,在秦国住了十几年之久。

弟弟登基成为赵王,他这个太子反而变为前太子,变得多余了。

赵佾,只能是喝酒解闷。

就在这时,走进一个男子,正是典客李斯。

李斯上前道:“拜见公子佾!”

赵佾放下酒杯,却一举跪坐在那里,神情不变道:“典客,来我这里所为何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始皇帝》,方便以后阅读始皇帝第197章 赵佾归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始皇帝第197章 赵佾归赵并对始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