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娇立刻惊呆了,说道:“兄长,其他秦卒也是这样吗?”
赵政说:“不是!很多秦卒只是穿着一层五斤重的皮甲,携带一个十斤重的长矛,一把三斤的长刀,十斤的白糖,三斤的水袋,合计负重为三十一斤,每天只需行走三十里到五十里,不会行走太远。”
“对于军队而言,行军速度取决于最慢的人。”
“只是这一群人,多数为辎重部队,在战场上阵亡率最高的。你可要学习他们吗?”
减少负重装备,固然会让士兵轻松赶路,可战斗力也会下降。
披着三层战甲与披上一层战甲,战斗力能相同吗?
宋朝的军队,在行军时刻,更是把铠甲,武器装备等放在马车当中,士兵们空手赶路,只有到了打仗的时刻,才披挂战甲,才拿着武器战斗。
这样的情况下,宋朝士兵行军也轻松很多。
可若是在半路上,遭遇敌人袭击,很多宋朝士兵会来不及穿上铠甲,来不及拿起武器,然后被敌人歼灭。
可在大秦时代,秦卒在行军当中,往往是穿着铠甲,拿着武器行走,这样固然行军疲劳,可也能更好的应对敌人的突袭。
到了夜晚的时刻,也要时刻保持三分之一的士卒,战甲不离身,武器不离手。
成娇思索道:“兄长,我可以的!”
赵政说道:“去吧!蒙恬,记得监督他,禁止放水!”
蒙恬点头道:“臣知之!”
成娇看着这一幕,微微皱眉,可还是说道:“臣,不会畏惧!”
赵政点头道:“好,那就先前往雍城,再前往陇西,在关中绕一大圈子……希望你放弃!”
说着,赵政打开地图,开始对着地图画着行军路线。
稍后,成娇出发了。
开始穿着铠甲,背负装备,开始徒步行军。
这就是赵政给弟弟的第二个考验!
能吃苦未必能成功,可不吃苦一定无法成功。
作为秦王的弟弟,这些是基本的操作。若是做不到,还是趁早回到封地,当长安君吧!
……
到了下午的时刻,夏太后传来消息。
赵政微微皱眉,可还是起身而去。
“拜见祖母!”
赵政恭敬的说道。
夏太后,是父亲秦异人的母亲,只可惜立场的问题,注定他无法与这位祖母亲近。
此刻,夏太后似乎苍老了很多,说道:“政呀,为何要这样为难成娇!”
赵政笑道:“孙儿,这不是为难弟弟!而是为了大秦的基业,必须要这样,也只能这样,祖母呀。今年的时刻,大秦讨伐赵国,未来还会有连绵不断的战争。等到灭亡六国后,谁能保卫大秦,难道仅仅是靠秦吏吗?”
“不行,根本不行!”
“而是要靠着宗室,要靠亲近之人,可他们能承担其这样的重任吗?若是不能,最好还是在关中养老吗?若是能力出众,可以成为封君镇守一方……寡人对成娇有期望,希望他不要让寡人失望!”
夏太后听着,心中很是满意,可还是担忧道:“可对成娇也太苛刻了!”
赵政说道:“成娇应该高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敲打不成器。成娇,是我的弟弟,是秦王的弟弟,一出生就是有三万户食邑,享受着锦衣玉食,享受着各种美人。”
“很多人努力一辈子,也达不到他这样的高度。”
“这是他的幸运,可也是责任。”
“只是背着武器,行走八十里,坚持一个月而已。当年的魏武卒可以做到,秦国的宫卫士卒也可以做到,为何成娇就不行。战场上刀枪无眼,若是没有本事,到了战场上就是送人头!”
“祖母呀,你也不想成娇,死在战场上吧!”
夏太后沉默了。
她想要说,成娇最好还是不要上战场了。
战场太危险!
只是想想,就是觉得不可能。
秦国的律法,贵族也要上战场获得爵位,只有到了战场上拼杀,才能获得爵位。
若是不去战场上,连续三代就会没落,与平民没有太大区别。
夏太后说道:“长辈爱护晚辈,就应该给他长远打算,这个道理我知道。只是成娇是你弟弟,你父亲只有你们两个儿子,要爱护好他!”
赵政叹息道:“寡人首先是秦王政,其次才是弟弟的哥哥。很多时刻,哥哥会疼爱弟弟,会给予弟弟关照;可秦王,却是不能给予臣子关照!”
夏太后沉默着,感觉眼前就是一个大山。
赵政恭敬的行礼后,直接告辞离去。
对于弟弟成娇,赵政初期防备不已。
在他的计划当中,弟弟成娇就应该在封地养老,养老一辈子,最好不要参与政务。
可在于秦吏斗智斗勇当中,赵政感觉道力不从心。
秦吏不可靠谱。
必须要大力培养和重用秦国公族,尤其是亲近之人。
任人唯亲可能弊端很多,可相对安全一些,稳定一些。
若是他不幸早逝,可成娇可替代他的位置,继续征伐六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