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赵政教子

作品:始皇帝|作者:迦太基的失落|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7:37:02|字数:8068字

……

秦王政前往雍城行冠礼,开始亲政。

消息传递到了六国。

六国的君王皆是畏惧,从这些信息当中,品味到了不一样的信息。

彼此在联络,打算再次阻止合纵,只是合纵还未开始,就是宣告破产了。

六个国家心思各异各有各的想法,岂能联合在一起。

在咸阳城,王宫当中。

赵政在批阅着奏折,奏折一摞堆着一摞。

虽然有左右丞相,处理政务,可各种政务还是不少,数量众多。

“终于处理完了!”

放下毛笔,赵政松了一口气。

站起身来,开始活动筋骨,赵高紧随其后。

走着走着,到了后院的位置,此刻老师正在教导扶苏。

此刻,扶苏只是五岁,却开始读书,写字,在学习各种典籍,算术,射箭等等。这就是贵族的教育,没有快乐教育,从小就是开始学习各种东西。

贵族的孩子,在起跑线上胜过很多人。

可并不代表安稳无忧,而是要面临各种挑战,各种学习。

贵族的孩子,未必高人一等,未必比穷人的孩子智商高,也未必比穷人的孩子学习成绩高。

可贵族的孩子,必然是格局高,能力强大,未来前途远大。

扶苏,只是五岁,可却是按照秦太子的格局用来培养。

扶苏是王后芈倩的儿子,是嫡长子,在秦国有天然的继承权。只要在未来不是过早的夭折而去,或是犯一些大的错误,成为秦王的概率在七层以上。

此刻,王绾正在为扶苏讲述儒学。

这位讲述的儒学,更加亲近与荀子的儒学,又是融合了孟子的学说。

赵政在一旁听着,也没有打扰他们。

许久之后,王绾结束讲课。

王绾上前道:“拜见大王!”

赵政点头道:“先生很好,讲述的很有道理!”

王绾说道:“公子扶苏,为人聪慧!”

赵政点头道:“是吗?”

王绾说道:“比起大王,还是远远不如的。大王在八岁,就是精通各种律法,在十一岁,就是精通各种典籍;在十三岁,就是能从容的处理各种政务,很多人皆是比不上!”

赵政笑道:“是吗?扶苏呀,会背诵什么文章了?”

扶苏说道:“孩儿已经会被,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赵政问道:“那你背诵一下!”

说着,直接接过教科书,开始考核起来。

扶苏背诵起来。

赵政又是考核着。

在这本教科书当中,有十三篇课文。

在背诵当中,似乎很是紧张,说话都是不利索。

扶苏背过五篇,在第六篇的时刻,磕磕巴巴,有些不利索。

赵政立刻敲打起来:“你还是差了一些……”

扶苏立刻有泄气之感。

赵政又是鼓励道:“若是你下一次能将十三篇课文倒背如流,寡人会给予赏赐!”

扶苏立刻兴奋起来,说道:“孩儿一定办到!”

赵政笑道:“先生,可当见证!”

王绾上前道:“臣愿当大王与公子的见证!”

交谈片刻后,王绾告辞离去。

在朝廷当中,他担任要职,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政务,教导完公子扶苏后,还要娶处理政务。秦国有严格的政绩考核,官员的任务要当天处理完毕,尽量避免拖延到第二天。

赵政亲自送到门口,问道:“公子扶苏如何?可堪为秦王?”

王绾哑然。

虽然公子扶苏,成为秦王的概率有七层之多,可还是有变数。

王绾说道:“公子扶苏若是为太子,可为贤明的太子;若是为秦王,可为贤明的秦王。”

赵政问道:“他是我的儿子,真的有这样优秀吗?”

王绾问道:“大王若是不行,可以前去考核?公子扶苏,才思敏锐,记忆力强大,很多问题可举一反三。在儒家弟子当中,堪比颜回与子贡。”

赵政笑道:“是吗?只可惜,他是秦王,不是器物!”

王绾说道:“秦国有扶苏,国之大幸!”

稍后,王绾离去。

……

回到宫殿当中,只剩下扶苏。

赵政打开课本,开始询问道:“扶苏呀,我要考一下你!”

“默写一下禹贡!”

赵政说道。

感觉有坑人。

禹贡,是尚书当中的一个篇章,描述九州的地理。

开篇叙述上古时期洪水横流,不辨区域,大禹治水以后则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还有行政划分上,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

从此,九州安定。

这篇文章,大约是一千一百九十三字。

对于五岁的孩子而言,还是很有难度的。

扶苏说道:“孩儿明白!”

说着,开始书写起来。

似乎很是紧张,握着毛笔的手都是发抖。

赵政皱眉着。。

难道,他这个父亲这样令扶苏畏惧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始皇帝》,方便以后阅读始皇帝第262章 赵政教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始皇帝第262章 赵政教子并对始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