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罗先尽述往事,道:“那老者当时太上老君无疑。今他二者都被拿去,那老道住在三十三天之上,兜率仙宫之内,一路仙兵无数,神将不穷,如何拿回魔铲?”
妇人道:“听闻数年之后便是王母诞辰,届时上届正开蟠桃盛会,诸仙佛都去贺寿,那时天宫定然守备不严,爹爹可趁隙潜上天去。太上老君也去赴会,宫中无人,爹爹就盗回铲来。”罗先大喜,就依此计,自去准备不提。
不觉数年,王母寿诞,在西山瑶池设下蟠桃盛宴,遍请诸仙,广邀众神,仙佛神圣俱去贺寿。罗先准备妥当,一拍妇人天灵,妇人就化作一道魔气被罗先收入口中。
罗先出得洞外,驾起云雾,霎时便至南天门外。他观那南天门有诸多兵将守着,便掐个决,念一声“呢坎卜监唵”,施了一个隐身法,无声无息地潜将进去。一进南天门。
便见一重重宝殿,一座座仙宫,却不知哪个是离恨天,哪处是兜率宫。忽见西方过来一队天兵,为首一人甲胄鲜明,持戟挎剑,腰上一块金牌,上写“巡查”二字。
罗先见此知是天宫巡查灵官,他便使个须弥芥子的神通,变作一粒灰尘,悄悄的粘在巡查灵官衣衫之上。
那巡查灵官带着众天兵,果然巡视诸天,检查各殿,不一时至三十三天离恨天上。罗先远远望见“兜率宫”三字,心中大喜,自衣衫上飘落下来,待巡查灵官走得远了,归还本身,还使那隐身法偷入宫去。
罗先入得宫内,四下搜寻一遍,果不见老君,只有些童子小仙看守家门。罗先直至丹房里面,见有一座八卦丹炉,炉内神火正旺,左右倒有几个小童看火。
他衣袖一甩,将小童一并打杀了。上前去揭开炉盖,见那魔铲已被炉火烧的通红,眼看就要化为铁水,只一缕精气在铲内挣扎。
罗先当下取出铁铲,那铲却见风就化,霎时间化作一滩铁汁,那缕精气却从铲中出来,停在空中。
罗先自口中吐出一缕魔气,一拍自己天灵,化作一团神气,当下三者精气神合而为一,交错盘结,相化相生,自有玄机。
三者吞吐盘结,须臾千变,渐渐化作一颗光灿灿的宝珠。这宝珠内光华越转越快,一瞬之间何止万变,而宝珠亦愈演愈小,直至化入虚。
当此时,一片死寂,忽闻苍凉悲壮之歌起于四野,直入人心,一身躯自虚空迸发,霎时万丈高低,几如山岳。好个魔神,你看他铜头铁额,顶两根尖角;八手八脚,使四样魔兵。独立天外,超乎世间,翻手间打散亿万星辰,挪一步晃动九重天宫。正是上古魔神九黎蚩尤真身魔尊之相!
大圣因金刚镯之威而终不得胜之,诸位仙人罗汉亦不得胜。方得老君下界才是收了镯子,降了青牛。
老君牵了青牛,回了八景宫。行之不似金光闪,缥缈霞光有自传。蒲团不知几万里,地上未行达太清。守门童子见老君归来,齐声道:“恭迎祖师爷爷!”
老君仙风道骨,云行悠悠,只一眨眼便进了宫内,看牛童儿拾着锁链,仍兀自坐在台前。
见老君已回,看牛童儿匆忙间一个趔趄,扑倒在地,哭到:“祖师爷爷,祖师爷爷,弟子真不知那丹药有如此效用,只道是寻常,误走了牛儿,万望祖师爷爷恕罪。”
老君丝毫不见愠色,言道:“也罢也罢,遗了一粒被你拾去也是你该有的造化,此丹名曰[七返火丹],吃了本就该昏睡七日,乃元始天尊长子南极长生大帝求告方炼化,一炉本有七七四十九粒,只一粒,凡人吃了则为天火所焚,仙人食了则可孕育天火,加之刚烈之气。今被你拾去一粒,丹恐不全,不好与人。且这丹成丹之数有个定法,不多不少。汝下界寻些材料,待我复炼一炉,也就罢了。”
童子忙谢道:“但凭祖师爷爷吩咐。”李老君又出愁容,言道:“这七返火丹炼着实消耗了不少地宝天材,只四十九味主药材就难以计较,童儿,寻丹与你七日。须知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算好时日,莫要误了大事。这余下四十余粒便留与你,遇到难处,求人也好有个礼数。”
言罢便与了童子一张方子,一瓶丹药,一面镜儿,进了八卦殿,余了一声:“下界去罢!”
童子捧着丹方宝镜心中喃喃:“此番下界不知多少仙佛妖魔贪图这丹药丹方,是福是祸真个不知。苦煞我也!苦煞我也!”
径直向外走去,一巧撞着了银童儿。银童子“哎呦”一声,见是看牛童子便喝到:“你这莽夫,怎生不认得路乱撞!”
金童子见他失了神,不做答应,便喊到:“铜锁儿,铜锁儿,怎么这般失神?”
看牛童子方才醒来,见到银童子倒在地上,急忙搀扶。银童子一把拂去看牛童子的手,不言不语。看牛童子见状慌忙赔礼道:“银师兄,莫气莫气,小弟方才愁心满满失了神,误撞了银师兄,还望师兄原谅则个。”
银童子脸色方才有些好转,依旧不饶:“你一个莽夫除了看牛还能有甚么本事,莫不是也要炼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