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苏北,宿迁郊区。
一个不算太大的村子里,八路军886旅在这里新设了旅部。
此时,不算宽敞的旅部指挥室里,886旅旅长正站在地图前,一手持着总部抄报全军的独立支队报捷电文,一手在略显简陋的曹县地图上寻找着重点点位,复盘观摩着独立支队的作战方略。
“哎,咱们手里这份曹县地图不是军用地图,看不出曹县北部长白山脉的具体地形地貌。”
旁边周参谋长同样站在曹县地图前,有些无奈道:“不知地形,不明地理,揣摩独立支队的作战方略只能如同盲人摸象,看不准摸不透啊。”
“对于攻入曹县后的战斗,咱们也就是看个热闹。”旅长自率部歼灭关东军主力后,心态就特别平和,说话也不疾不徐起来。
“不过曹县北部多山,地形复杂,我猜张云肯定是安排各路纵队稳步前推,发挥兵力和火力优势,慢慢逼迫着鬼子。
就如泰山压顶般,让鬼子避无可避,无法发动奇袭,只能被动应对,进而被拉入独立支队最熟悉的作战节奏。”
周参谋长闻言顿时点头,满脸唏嘘。
“是啊,如今独立支队可是有60万野战部队。60万人啊,对曹县不足20万的鬼子来说确实如同泰山压顶。
张云同志拉队伍的能力,着实让人惊叹!”
他们两人作为张云曾经的直接上级,亲眼见证了张云将10个人的新兵排一步步扩编到如今正规部队80万,野战部队60万的庞大部队,对张云这份发展队伍的能力十分佩服。
虽然这个过程中,老家及总部培养的大批优秀军事和政工干部才是部队保持稳定的关键。
但能让老家总部愿意投入,也是张云自己的本事。
没办法,在那个八路军弹药物资匮乏的时段,张司令如同一汪清泉般源源不断为军队提供着物资。
这样的“福将”、“财神”,又有谁不愿意投入呢。
“哈哈,张云同志拉队伍的本事咱们可学不来。”拍了拍手中的电文,旅长笑道:“但此次作战中却有一些咱们可以重点学习的经验,特别是李云龙部野战3团、9团的渡江作战经验。
这种带着重装备渡江作战的方式,肯定不可能如同咱们C征时在江上随便搭个浮桥这么简单,需要各兵种各部队协同配合。
如果兵种配合不畅,只怕战士们就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强行渡江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周参谋长若有所思的点头。
根据他的了解,在制定此次渡江作战计划时,漂亮国、毛熊国参谋们都出了不小力气。
独立支队此次成功渡江的过程中,蕴含了这些工业国家之前积累的跨河作战经验。
而类似这种重装备渡江作战的宝贵经验,想来以后强渡长江等大江大河时用得着。
“看着张司令的报捷电文,恨不能带着部队一块出击,扬威于国门之外!”旁边一个配合在地图上标识的参谋满脸惋惜,“可惜了,咱们如今只能在苏北的乡村市郊里跟小鬼子们比划比划。”
自上个月老家和总部认可确定了张云提出的“先破联合舰队,再全面收复华中、华东、华南等鬼子侵占之地”战略后,八路军、新四军目前的作战任务就发生了改变。
超过百万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一边继续练兵备战,熟悉最新入列的火炮、坦克、装甲车等装备,一边则是深入江苏、安徽、河南等地乡村地区,以频繁小规模作战,压缩鬼子的控制范围。
在尽可能不彻底倾覆局势的情况下,继续消磨鬼子外围部队,歼灭鬼子的有生力量。
考虑到新四军整体兵力不足,且对目前新装备新战法仍然不太熟悉,总部权衡之下,将刚刚从东北撤回华北的886旅派到了苏北地区。
八万多携带着大量重装备的主力部队,凭借着八路军控制下的铁路一路机动到了徐州,然后兵分8路,与周边新四军配合作战。
顺带着,也帮助新四军训练新装备新战术,尽快抹平之前新四军由于交通不畅造成、装备补给较晚造成的差距。
这其中,886旅旅长就带着一个八千余人的主力团以及旅部警卫部队,来到了宿迁附近,配合周边新四军作战。
以如今886旅的装备和战斗力,哪怕只有一个加强团兵力,但在周边新四军民兵的配合下,仍然可以强行拿下前方兵力不足四千人的宿迁城。
奈何碍于总部命令,他们不能强攻城市,只能慢慢打击周边鬼子据点,将鬼子兵力堵在城里。
而华东、华中鬼子由于兵力不足,目前只能困守大城市,等待着局势变化。
正因为战局如此轻松,旅长等人才有心力揣摩曹县战事,从中学习一些独立支队的现代作战经验。
至于张司令的整体作战部署方略,嗯,只能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非常值得学习,但对他们来说,也确实不太费脑力。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