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祚的舞蹈

作品:风起大宋|作者:魔冥王|分类:历史|更新:2019-03-06 08:50:45|字数:18222字

张觉站在山头上,看着足有两三千的金国步兵居然赶了上来,不由跺脚道“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啊!!”

原来在后面的金兵担心前面的骑兵杀入南京(平州)后把能抢的抢光了,要知道他们打仗就是为了发财的,因此几个千户长一商量,干脆把带着的马集中起来,一骑两人,每个百户都出人,凑了个近三千,赶了过来。

金国的步兵和宋国的步兵不一样,虽然他们是步兵,却也有不少有马骡,之所以不是骑兵是因为他们的马不是战马,金国的骑兵大多是具装骑兵,对战马的要求很高,这还是位于后方的金兵,如果是和辽军作战的主力,那基本上是骑兵双马乃至三马,步兵两人一马。

金国如此多的战马,也是托了辽国的福,辽国由于南北两院制,加上控制了整个草原,拥有战马七十多万匹,金国俘获了大量的辽国战马,此时全军战马近四十多万匹。

而宋国全国在纸面上大概有二十多万战马,但实际上不过六七万匹。

张觉计算错了金国援兵赶来的时间,见事不可为,只能放开埋伏圈,否则那数千精锐就要被围杀个干净了。

完颜阇母见张觉军放开了出口,也不敢恋战,直打马出山谷,金军步兵的几个千户前来问安,看着完颜阇母身上还插着几支箭,而乌延蒲鲁浑更是浑身是血,完颜阇母咬牙说道“撤!”,带着众军退回了榆关。

张觉费了大把力气,为的就是把完颜阇母的命留下,这完颜阇母虽然没有完颜银术等人有名,却是阿骨打、吴乞买的弟弟,无论是杀是擒,张觉在辽宋都算的立了大功,如今却是丢城失地只留下了千骑的性命,不免有些亏了。

张觉对着边上的张钧喊道“你立刻带领所有骑兵追杀完颜阇母,务必要拿下他的人头!”

张钧连忙称是,带着数千骑兵一路追击,乌延蒲鲁浑见有追兵,便让左右带着完颜阇母先撤,自己率骑兵回头冲杀,以便争取时间。

张钧手握大刀,看着已经浑身是伤的乌延蒲鲁浑,笑道“血都快流光了,还敢挡我?去死!”

乌延蒲鲁浑瞪大了双眼,手中狼牙棒猛地迎上,两兵一交,二人都抖了一下,张钧不由吓了一跳,这金将受了这么多伤,居然还可以和自己拼的平分秋色,要是没受伤,岂不是一击就可以把自己击杀?

张钧和乌延蒲鲁浑两军混战近大半个时辰,所有金兵都知道,如果完颜阇母被追上杀掉,他们所有人都会因军法而被杀,故而不敢逃逸,只能死战,张钧见金兵死战不退,明白事不可为,想到日后还有战事,不敢将骑兵都消耗在这里,便下令退兵。

张钧回到兔耳山向张觉交令,张觉此时正指挥军士打扫战场。

看到张钧回来,张敦固笑道“张将军必然斩了那完颜阇母了。”

张觉却见张钧低着头,心中咯噔一下,问道“张钧,那完颜阇母的人头呢?”

张钧拱手道“回将军,金军拼死断后,我军与其厮杀一个时辰,未有寻到完颜阇母,末将恐有埋伏,折损我军锐气,故而撤军。”

“混账!”张觉大怒道“我军连败两场,为的就是那完颜阇母,此人乃完颜阿骨打和完颜吴乞买的弟弟,如能将其生擒,我军就不怕金兵再来,如将其斩杀,也可以得宋军之援...你..你坏我大事了!

来人,将张钧拿下,给我推下去斩了!”

旁边众人急忙来劝,参谋赵民彦说道“将军,张钧将军虽有过失,却也是忠心耿耿,何况我军日后还有厮杀,还请将军留下他一条性命。”

张钧是张觉之弟,他本来也没真的想杀他,便顺坡下驴道“也罢,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押下去打三十军棍,以示效尤。”

等张钧被押下,张觉又对左右道“立刻去打探金军的情况,不能大意。”

过了数日,有斥候来报说完颜阇母留下书信向北退兵回润州了,张觉拿着书信一看,上面书曰“夏热。且去秋凉复来”

张觉不由哈哈大笑,对左右道“如今不过才四月,怎能说热?看来兔耳山一战,这金兵也被我们杀的胆寒了,此战得胜,我当报于宋帝,讨来封赏,日后我等背靠大宋,招兵买马,等陛下东归,再立功劳。”

张敦固等人齐声称是,张觉便立刻将金兵人头砍下,用石灰腌好,报往燕山府,经过清点,平州一战张觉在兔耳山斩杀金兵骑兵一千三百余,步兵一千五百余,加上之前栖云山之战,共斩杀金国兵马三千余人,而自身损失了近四千人,但考虑到张觉军大都为新兵,又击退了金国的进攻,让平州对之后的战事充满了信心,也算是大胜了。

燕山府的王安中得知张觉兔耳山大胜的消息后,又喜又忧,喜的是平州从此为宋所有,张觉又是能战之人,可以为屏障,忧的是金国折损了这么多的人,岂能罢休。

坐在王安中边上的郭药师则是一脸的喜气,张觉明辽暗宋的计策中他就是牵线人,而且在郭药师看来,张觉日后和自己就是掎角之势,无论对金还是在宋都是个大的助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风起大宋》,方便以后阅读风起大宋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祚的舞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风起大宋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祚的舞蹈并对风起大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