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剧本(一)

作品:东汉问情|作者:韩雨非|分类:历史|更新:2023-09-01 07:27:54|字数:4486字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秋。

现在大汉各处都变得平静,只有无当军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猎杀,所有的雄性两脚动物,必须全部死,雌性从羌道往武都迁徙。

白龙江的东北是参狼羌,西南是白马羌,两羌中间又隔着岷山山脉,这里的山地最低海拔也有一千多米,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形无比复杂。

动物奇多,无当军就靠打猎为生,参狼羌灭得差不多后,无当军回程,岷山那边已经没办法翻越,除非从原广汉属国的闻氐道杀进去,不过无当军需要休整,每个人都快累瘫。

原广汉属国内就有参狼羌的移民,他们愿意变成大汉的一员,闻氐和羌氏又不同,氐已经偏向大汉,氏的理念还没转换,不认为自己是大汉的人。

以前大汉专门将这些外族划出块地皮,你们就在这里建国吧,别闹事就行。

刘昊很不同意这种做法,要接受他们就要有诚意,大家都是大汉的人,干嘛搞得这么膈应,大家全都用通婚的方式来紧紧融合一起去,不久的将来,隔阂就会真正消失,这样才能成为一家人。

刘昊已经让益州境内的属国全部取消,大家都是一样的益州人,闻氐和阴平道的参狼羌已经和汉族开始通婚,但是这靠几年的时间是不够的,需要时间,时间能看清一切,时间能证明所有。

董卓能将武都,汉阳,陇西三郡交给阎行督管,刘昊很是诧异,为什么他一点都不反对?那句话还真有用?他有些想不通。

荀攸,阎行没他想的那么多,有羌人影子的势力全部清剿,又在三郡招兵,马不用买,西汉水边的武都道城,已经建造大型马场,从董卓那弄来的马将作为种子,每年一季,能稍稍缓解益州缺马的状况。

荀攸留下田豫帮衬阎行,也就是做他的军师,只不过要等刘昊下通知,反正就那么回事。

荀攸回到江州的时候,还带来一张请柬,董卓诚邀,姑臧一叙。

益州大佬们有点不理解,就见过一次面而已,送马送地,和传言中的董卓不符啊!

“我觉得不说有好事,至少肯定没坏事,汉阳,陇西两郡他董卓能不明白?他仍然同意,说明是示好,他想得到什么呢?我猜是主公的人。”

田丰的话差点让刘昊从椅子上滚下来,我又不是吕布,我可不会做他的义子。

“呵呵,主公这你放心,他可不敢收一个王爷做义子,最多和你搞个结拜啥的,嚯嚯!”

沮授的话大家都赞同,董卓两个女儿已经三十多,外孙都生不少,肯定不可能是嫁女儿给刘昊,搞个结拜倒很有可能。

“结拜?我已经结拜过,哪能再结拜?”刘昊疑问。

“昊儿,外人不知道啊!”贾诩回道。

“主公,西凉人生性酒脱,倒和你有些相像,各拜各的,我去解释就是。”

荀彧还很赞成,真结拜后的好处多呀,丝绸之路将它再打通,弄个贸易往来,我这手上的黄金不就越来越多吗?

幸亏现在只负责一支吞金兽水军,还能从荆州刮一点,如果东海的也要管,那真得愁死,经济呀,一定要发展经济。

丝绸之路分海上和陆地两条路线,东海舰船从东海至交州就是秦汉时期先辈们开发出来的路线,不过还不够长远,受船舰技术所抑制,直到唐明两朝才航行至红海。

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很牛,一直突入至地中海边的大罗马帝国,从那些地方带来许许多多的种子,大宛马,各种作料,各类水果,葡萄酿酒技术。

对于葡萄酒,大汉很早就开始酿造,只是大汉只有野葡萄,传进来的葡萄品种虽然好,可能是地域的原因,生长的没原产地完美,所以大汉的葡萄酒一直比不过西方,这是气候土壤造成的原料原因,和技艺无关。

比如野马在野外自由生长和繁殖,被圈进马棚后,交配都需要人帮忙,基因突变,有些本性的东西全慢慢消失,动植物都差不多。

再比如辣椒,公元前五千年,印第安人就会种植和食用辣椒,公元一千多年才传入我国,当今世界辣度最高的辣椒,中国就是种不出来,还是气候土壤的问题,不是原产地呀。

刘昊这一世已经不用为辣椒发愁,“系佬鬼”那买来的一点种子,经农部尚书枣祗和伊籍的努力,益州已经实现辣椒自由,传至大汉各地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董卓就对夹在筷子上的辣椒不知所措,这玩意儿能吃?

这一桌火锅边只有刘昊,董卓和他的小孙女董白,李儒和典韦,姜囧他们坐在另一桌。

刘昊带着卫队到武都,将卫队的马全扔进武都道马场,你们帮忙配种去,二百匹大青马全是公马,从马场挑出些血统不咋滴,已被阉割的公马,来到姑臧。

姑臧街上卖牛马羊的特别多,有钱人会偷偷买牛马吃,正常的都是吃羊肉,服务相当到位,帮你杀好分割好,回家吃的时候更为方便。

刘昊还见到个亲戚在卖羊,相互非常有默契的装作不认识,刘昊买下他家的几十头羊,等着杀羊的时候,两人才秘密见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东汉问情》,方便以后阅读东汉问情第108章 剧本(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东汉问情第108章 剧本(一)并对东汉问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