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嘛,就怕万一送的东西,人家有啥避讳啥的....”
“那行,你赶紧去吧,这些糕点啥的,有桃红他们帮忙,快的很....”
李小小笑笑送走了林大壮。
转身指挥起来。
秋天采摘的桂花,拿出来仔细的清洗干净........
让桃红领着其他人蒸桂花糕的时候,李小小突然想到以前,奶奶还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吃的桃酥。
家里刚好都有现成的材料,想到就做。
桃酥是一种南北皆宜的汉族传统特色小吃,以其干、酥、脆、甜的特点闻名全国,主要成分是面粉、鸡蛋、油酥等。
相传在唐元时期,江西景德镇周边县乐平、贵溪、鹰潭等地农民纷纷前往做陶工,由于当时工作繁忙,当时有一位乐平农民将自家带来的面粉搅拌后直接放在窑炉表面烘焙,由于其常年咳嗽,平日常有食桃仁止咳习惯,故在烘焙时候会加入桃仁碎末。其他瓷工见此法做的干粮便于日常保存和长途运送瓷器时候食用,便纷纷仿效,因并取名“陶酥"。后谐音为桃酥。
准备好低筋粉,糖粉,猪油,玉米油,盐,全蛋液,核桃碎适量。
先预热烤,然后取一半的面粉放入烤盘中摊开放进炉子烤,烤至面粉微微变黄并且有面粉的熟香味,取出晾凉。
把烤好的面粉和剩下的面粉、糖粉、苏打粉、盐混合拌匀。
过筛倒入盆中。
倒入油,微微加热。
此时粉类和油类已经完全混合,而且呈松散状。
倒入蛋液。
搅拌约20秒钟停止,此时已经呈很松软的面团。
取出面团,用油纸包好,松弛一刻钟左右。
.面团松弛好后,分成若干份,用手揉圆,按扁。
放入盘中,表面刷上蛋液,再放上核桃碎,就可以烤制了。
烤好后再烤箱里焖一会再出炉。
烤制的时候要根据桃酥的大小适当增减时间。制作桃酥时面团不宜太干,不要为了追求健康就大量减少油类,会导致成品干硬不酥脆,面团也不要揉的太瓷实。
随着一阵阵的香味飘出,音音和小妮儿已经围在锅屋门口不肯走了....
“好啦,你们两个小馋猫....再等一会就能吃了,是现在离这边远一点,不然小心烫到了.....”
李小小无奈的又一次拉开两个人。
“娘,我现在就想吃,好香呀....”
“舅娘,我也想要吃.....”
在两个女孩可怜兮兮的眼神中,李小小不由得败下阵来。
“这样吧,咱们的桃酥还要等一会才能好哦。现在呢,我们去吃桂花糕和栗子糕好不好?”
“可是...”
林簌音还有些恋恋不舍的。
桂花糕和栗子糕今年李小小也做了好几次了,但是桃酥,是李小小第一次制作....
“等我们吃完栗子糕和桂花糕的时候,桃酥就刚刚好可以吃了,这样不好嘛?”李小小继续循循善诱。
听到李小小这么说,两个小孩眼睛一亮,立刻马上说道。
“好....”
“要吃...”
李小小笑笑,拉着两个孩子去堂屋。
这锅屋,虽然也很大,但是,不是热锅就是热油的,万一磕了碰了的,也怪麻烦的。
至于不让小孩子吃那么多甜食,李小小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那一人吃了一块桂花糕和栗子糕,估计肚子也就饱了,到时候吃不吃桃酥,那就另说呢。
林大壮找到乌先生的时候。
乌代山正在自家院子里眯着小酒。
“这可是贵客呀!林先生,你怎么来了?”
看到林大壮的时候,乌代山也有些惊讶。
“乌大哥,我呀,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我上门也是有事想要请教...”林大壮言简意骇的道明了来意。
“原来是为了送礼的事情啊....”乌代山知道林家对汤家有救命之恩。
之前主家也交代过,今天你遇到林家有事的话,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所以啊,虽然不明白,林家明明有救命之恩在身,还要送什么礼物去汤家。
但是还是简单明了的说了自己的一些安排.....
拉了许许多多米面果炭、鸡鸭牛羊,可谓是“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样样俱全,还有一些银两。
当然这都是应该上缴的份例,除此之外,充满世俗智慧乌代山,还额外为主子准备了一些礼物,“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都是鲜活之物。
凭借自己狡黠的小聪明和“三寸不烂之舌”的说辞,让明知今年“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的不满意,最后却扭转局面,“命人带了乌代山出去,好生待他”,真真地印证了三句话礼多人不怪、有“礼”好说话、会说话当钱使。
林大壮听完,心里有了主意。
“今天多谢欧先生赐教,小小谢礼不成敬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