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下场

作品:市井小民的烟火|作者:淮上人家|分类:古言|更新:2023-10-30 17:29:38|字数:5438字

5)散馆:翰林庶吉士三年肄业后,毕业考试,考试为诗、赋、时文、论四题,按照考试成绩授予一定的官职(第三次授予官职)。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

墨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帖经

帖经,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策问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

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经义

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

武举

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并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贡举考试

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南宋时,分经义进士与诗赋进士。经义进士,第一场本经大义三道,《论语》、《孟子》大义各一道,第二、第三场,与诗赋进士同。正德...

虽然这几年,在京师呆着,对这些科举考试,林大壮和李小小可是了解的透透彻彻的,但是还是免不了紧张。

读书人在两人心中的地位就是高大的......

喜欢市井小民的烟火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市井小民的烟火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市井小民的烟火》,方便以后阅读市井小民的烟火第323章 下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市井小民的烟火第323章 下场并对市井小民的烟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