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物资调配
的过程中,齐泰有意将一些重要的运输任务交给淮西党控制的商队,既提高了效率,又为淮西党争取了实际利益。他还通过淮西党的关系网,获取了许多关于欧阳伦及其派系的情报,为日后的博弈做好了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齐泰的改革措施逐渐显现出成效。
物资调配的效率大幅提升,前线将士的补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朝中上下对齐泰的评价也开始转变,许多人开始认可他的能力和贡献。
齐泰并没有因此自满,他知道,自己与欧阳伦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他继续在军事内阁中低调行事,默默积累力量。他清楚,只有站稳脚跟,才能在未来的斗争中占据主动。
齐泰在认真做事的同时,也在暗中布局。他利用自己在军需物资调配中的职权,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
提拔了一些有能力的年轻官员,将他们培养成自己的心腹;同时,他也通过淮西党的关系,拉拢了一些原本中立的内阁成员,逐步削弱欧阳伦的势力。齐泰心中明白,欧阳伦绝不会坐视自己壮大。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给予欧阳伦致命一击。
几个月后,齐泰在军事内阁的改革成效逐渐显现,物资调配的效率大幅提升,前线将士的补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朝中上下对齐泰的评价也开始转变,许多人开始认可他的能力和贡献。这些变化自然没有逃过欧阳伦的耳目。
一天,欧阳伦正在书房中翻阅公文,几名心腹官员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几分焦虑。为首的官员名叫陈谦,是欧阳伦在军事内阁中的得力助手。他一进门便急切地说道:“大人,齐泰最近的动作越来越大了。他不仅推行了军需物资调配的改革,还提拔了不少年轻官员,甚至开始拉拢一些中立的内阁成员。照这样下去,恐怕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强,对我们不利啊!”
另一名官员也附和道:“是啊,大人。齐泰此人虽然初来乍到,但手段颇为老练。他不仅亲力亲为,还通过淮西党的关系网,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若是任由他发展下去,恐怕会威胁到我们在内阁中的地位。”
欧阳伦听完手下的汇报,却并未露出丝毫慌乱之色。他放下手中的公文,微微一笑,语气淡然地说道:“你们不必过于担忧。齐泰此人,我早已看透。他虽有几分才干,但终究不过是个新来的,根基尚浅。他那些小动作,不过是急于证明自己罢了。”
陈谦见欧阳伦如此淡定,心中仍有疑虑,忍不住问道:“大人,齐泰的改革确实颇有成效,前线将士的士
气也因此大振。若是他在朝中声望日隆,恐怕会对我们不利啊。”
欧阳伦轻轻摇了摇头,目光中透出一丝深邃:“你们只看到了表面,却未看透本质。齐泰的改革固然有效,但他忽略了一点——他越是急于表现,越是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他以为凭借这些小打小闹就能站稳脚跟,却不知这朝中风云变幻,远非他所能掌控。”
说到这里,欧阳伦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那株苍劲的古松,缓缓说道:“齐泰的背后是淮西党,而淮西党的根基在于李善长。李善长虽然老谋深算,但近年来在朝中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陛下对淮西党的态度也颇为微妙,齐泰越是急于表现,越是容易引起陛下的猜忌。到那时,他便会发现,自己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
陈谦等人听了欧阳伦的分析,脸上的焦虑之色逐渐消散。他们这才明白,欧阳伦之所以如此淡定,是因为早已看透了齐泰的底牌。欧阳伦继续说道:“齐泰的改革虽然有效,但也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那些被他撤职的官员,心中必然对他怀恨在心。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便可借他人之手,将他彻底打压下去。”
陈谦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大人果然深谋远虑。齐泰虽然有些手段,但终究逃不出大人的掌控。”
欧阳伦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这朝中之事,向来是步步为营,急不得。齐泰越是急于表现,越是容易露出破绽。我们只需以静制动,待他自乱阵脚,便可一举将其击溃。”
说完,欧阳伦转身回到书案前,重新拿起公文,语气淡然地说道:“你们不必再为齐泰之事忧心。继续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静待时机即可。”
陈谦等人见欧阳伦如此胸有成竹,心中的担忧彻底消散。他们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退出了书房。
待手下离开后,欧阳伦放下手中的公文,目光中闪过一丝冷意。他低声自语道:“齐泰,你以为凭借这些小手段就能与我抗衡?未免太天真了。这朝中的棋局,早已在我的掌控之中。你越是挣扎,越是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困兽之斗。”
说完,欧阳伦重新拿起公文,神情恢复了平静。他知道,这场博弈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齐泰,不过是这场棋局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