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短时间内问题不大,汉中和巴蜀都是产粮之地,全国三分之一的粮税要路过汉江运往江南。
赵斌如今依托黑市和兴元府众多大商贩建立起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加上王六的船队往来汉江作为依托,买卖寻常货物极为方便。
只要钱够,粮食管够。
但这不是长远之计,赵家庄的几万亩开荒田地,都是为了圈地虚报的。
实际上除了一开始的三千亩良田外,还基本是没来得及开发的荒地。
以如今赵家庄目前的人口,至少得有三万亩以上的良田,才能让庄户们过上相对安逸的自给自足生活。
地力是要靠养的。
即使赵斌全力组织庄户们开荒、挖渠打造生态农场、茶园,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到这一点。
再加上江南地区持续了一个多月还没完全褪去的大洪灾,以及来年蒙古人在五州之地的破坏和汉中各地即将出现的大逃亡,粮价估计得飙升…
所以赵斌决定,接下去的计划就是利用本年的秋收季粮食价格最低的机会,大量囤积粮食。
至少得准备十万两真金白银(纸币即将没法看了,文中的金钱单位一直以现钱为准)!
如此才能在接下去的变局中,有底气继续发展壮大。
赵斌盘算了下自己的财富。
他手头还有前段时间抢夺郭家船只后融了的八万贯左右的金银珠宝,再加上之前买官剩下的三万余贯。
一共有十一万现金。
这笔钱另有他用,不能用来卖粮。
不过没关系,中东大哥送来的福利还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输血,加上游龙岭的收益和黑市的一部分分成。
等到秋收前后应该能够凑齐十万贯。
算是收支平衡。
那么剩下的就是产业问题了。
上万人口,差不多有5000丁口以及大量潜在妇女劳动力给他充当廉价打工仔。
仅算赵家庄的直属丁口,估计也有1500余口!
全用来荒地、种地,打猎做肉干?
简直是糟蹋。
可赵斌悲剧地发现,他对产业开发一直无能地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
最多就是建了些作坊,减少对郭家那边的货源需求。
“这不能够啊!”
“如今还有个白沙寺和各处庄园要建设,能够让这些人都有钱赚。等到白沙寺建好后,难道都宅家里生孩子增加人口?”
“小屁孩不过个十几二十年,毛用都没有。”
“我得想个路子把这些人用起来,只要每人每年能为我赚十贯钱,一年就是十万贯…”
“前世的经济学中的循环怎么来的?先闭合回路,建立内部产业循环防止财富流失,然后用剥削的剩余价值去外面赚取财富?”
最终,赵斌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所以…我特么得先弄些消费场所,把发给他们的工资都赚回来再说?”
世道之黑暗,让他本人有些怀疑人生。
不过毕竟是从八百年后的得来的经验,所以赵斌当即决定按照这个思路来建设他的赵家庄内部经济圈。
在巨大的跑马谷边和几个大型聚集地之间规划出一个商业圈。
准备命人新建大量能满足基础需求的店面,开设廉价实惠的酒馆、茶馆、服装店之类的基本商铺。
又圈了几块地,准备弄成足球场,消耗庄兵们多余的精力、满足庄丁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顺便促进消费。
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出口恶气,到时候踢不好的废物都拉去扫厕所!
赵斌噼里啪啦一顿算盘,生意经将自己人那点财富算得死死的。
给一旁小心伺候的小武和王小乙看得目瞪口呆,高山仰止,两眼放光。
硬生生在两个纯洁少年的心中,开发出了奸商气质…
正当赵斌耐心地教导着两个贴身随从,怎么搞经济的时候,书房房门被人推开。
梳着新妇头的吕婉端着一碗鸡汤进来。
赵斌精神一振,立马将手中的策划书砸在小武怀里,交代道:“今日就到这里,你们明日起下去照做吧。”
王小乙还有点无法完全理解赵斌的教诲,还想请教,却被小武一把拽住:“走了!嘿嘿,二哥,大娘子你们忙。”
说完,贱嗖嗖地拖着王小乙跑路。
赵斌见两人走后,立马收回严肃的表情,一个健步窜过去将吕婉手中的托盘接过,媚笑道:“咳咳,这种事情交给下人就行了,娘子何必亲力亲为?”
吕婉咬住嘴唇,脸色羞红。
心中暗叹自己怎么糊里糊涂就着了此人的道?
不过这一切算起来都要怪眉儿这死丫头。
半个月前赵斌回庄后,那丫头非要让一家人坐下来吃个饭,顺便喝上几杯。
天知道那几杯酒为什么会如此浓郁。
昏昏沉沉间,就把自己给送了!
不过总的来说,还算水到渠成,吕婉发现自己并不抗拒随了赵斌,反而时而感到阵阵愉悦。
“是眉儿怕你日夜操劳…”
吕婉话未说完,就‘惊恐’地发现赵斌已经干完了那碗鸡汤,随手将碗一扔,怪笑着搂向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