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所长的任务后,罗荣兵立即根据要求,将当年所有关于外出务工的人员资料及笔录都拿了出来。
“所有资料都在这里了,当年罗家村及周边几个村的外出务工人员一共有486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靖海市周边务工,少数人跑的比较远,天南地北的,想要从这么多人里排查凶手,难度也不小。”
“那这里面有多少人,是有案底的呢?”
“额,这个我没统计,我现在就来看一下。”
所有刑满释放的人回到家乡,都会在辖区派出所报备,民警对于这些有前科的人,也都会时常电话关心一下他们的动态,一方面是关心他们是否能很好的融入社会,重新做人,一方面也是监视他们,不要成为惯犯,再次触犯法律。
罗荣兵手里就有管着一些刑满释放的人,他拿着自己的名单从里面比对,发现还真有不少人名重合。
“我看了一下,符合要求的人,有12人。”
李想听后一喜,通过条件筛选,人数一下子就缩减到了12人,调查的难度也瞬间小了不少。
“毛哥,真有你的,这么一筛查,我们只要调查12个人就行了。”
“但是凶手也不一定就在这12个人里,如果凶手没有继续犯罪,那我们就直接排除了正确答案。”
李想点了点头:“这倒是,不过就算直接排查这486人的外出务工地点,那也比全国排除的工作量小不少啊。”
“你说的对,先带回去试试。”
毛济点了点头,然后对着罗荣兵说道:“这486人的名单以及他们的务工地点我都先带走了,谢谢你们的配合。”
“哪里话,案件能破了,就相当于搬开了压在我们罗阳派出所身上的石头,我们应该谢谢你们才是。”
“都别客气了,我们和蒋所说一声,就先回局里了。”
在和蒋所长打了一个招呼后,两人便立即带着所有材料回到了市局。
接下来,他们便是对这些人员进行分类统计,按权重比,排列出这些人集中在哪些地方务工,然后按照排名,输入系统,对这些地方的失踪人口,进行单亲比对。
这12人共分散在5个地方,大部分人都集中在淮北、梁溪和金岭,因此,受害者重点先从这几个地方开始进行比对。
同时,也向这几个地方的公安申请协查通报,调查十四年前符合受害人特征的失踪人口信息。
这个工作是异常繁琐的,整个刑侦一中队,花了一周时间,才将所有的信息都梳理清楚了,最后有35条失踪案符合条件。
通过对这35条失踪案的单亲dna数据比对,他们终于找到了受害者的母亲。
“找到了!”
楚秀兰,顺安人,十三年前,她曾从顺安来到梁溪寻找女儿柳颉,久找无果后,在当地梁溪报了案,称自己的女儿失联了。
刑侦队一周的辛苦,在这一刻,感觉都是值得的。
曹军也是精神一震,十四年的悬案,终于有了线索,他立即对毛济说道:“你和李想马上出发,去一趟顺安,带着死者的画像,让家属确认一下。”
“是。”
李想也很激动,受害者的身份终于确认了,那么距离抓到凶手,还远吗?
周嫚给他们订的是明天的高铁,明天又要出差,家里的煤球再次无人照料,李想只好给孙志东打去电话。
“什么?你又要出差?你最近都在忙什么啊?”
“不是破案,就是在破案的路上,最近在调查一起陈年旧案,有了一些线索,所以要出差去看一下。”
“你们刑警的生活也太多姿多彩了吧,不像我,天天没屌事,只能打游戏解闷。”
听到李想的话,孙志东有些羡慕,虽然他平时吊儿郎当的,但是他也渴望破案,要不然,那次也不会听了李想的话,二话不说就跟他一起去了金岭。
尤其是事后他还获得了一个二等功,并因此转了正,这让他尝到了破案的甜头了。
心里也萌生了要当刑警的念头。
“那还不好?打打游戏,谈谈恋爱,不知道要羡慕多少人呢,哪想我,天天忙的像狗一样,每天加班,回到家满脑子还是今天没有完成的任务,明天要做那些事,但这些都是值得的。”
想到十四年的悬案,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他的这点辛苦又算的了什么。
“不说了,我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你帮我去喂一下煤球,反正我家钥匙你有。”
“好吧。”
将煤球的事安顿好后,第二天一早,他和毛济坐上了前往顺安的高铁。
高铁没有直达,中转了一站后,耗时11个小时后,晚上十点,他们到达了顺安。
“太累了,先开个房间休息一下吧,明天我们再约了去楚秀兰家。”
于是两人在高铁站旁边找了一个宾馆睡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李想拨通了楚秀兰的电话,约好了她在家的时间,两人便准备出发,前往她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