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李忠庆的办公室,李想便跟着范永林去了他的办公室,两人一起商量着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接下来就是要组建专案组,人员的选拔调拨,以及办公场地的安排。
李想也跟着一次参与人员的选拔面试,所有被调过来的人员档案他也都看过,同意后给他所在的单位发调令。
办公场地也在范局的协调下得到了解决,被抽调人员过来的住宿问题,也顺便解决了。
一切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一周后,相关人员也都已经到场了,来得最快的就是万书安,也是专案组的副组长,他帮着李想解决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
就比如,案件的卷宗和相关证据,也都已经拿到了他们的办公室,专案组的人员正在对这些卷宗进行分类管理。
其次是杨明、李岳二人,之前在妙蛙地合作过,回来之后也都立了功,去了刑侦单位,这次要人,李想看到他们的名字,顺手就要来过来。
杨明和李岳在过来后看到组长是李想后,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李队,你也在?什么时候来省厅的?也不知道联系我们,我们哥俩好给你接风。”
“来了有一段时间了,工作比较忙,这不,现在有机会,就把你们调到专案组了。”
“太好了,又能一起共事了。”
两人此时早就把李想看作了自己的偶像,亲切的不行。
这让后来过来的人,还以为这两伙是靠拍马屁进的专案组。
在报名截止日期前,所有人都到了,于是李想便组织大家开会:
“人都到齐了,我们就先简单地开个碰头会,这段时间大家来得早的已经认识我了,来得晚的可能还不认识,我先简单地做个自我介绍,我叫李想,是专案组的组长,我身边这位是万书安,副组长,他曾参与过本案的侦破工作,对本案也是比较了解的,下面由万书安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案的基本情况。”
听到李想点名,万书安站了起来。
这次调来专案组的人年龄基本都在三十岁左右,都是李想挑选的精兵强将。
只有万书安的年纪达到了四十五岁,脸上有些胡渣,常年暴露在阳光下,导致脸上皮肤黝黑,繁重的警务工作,让他显得有些沧桑,只听见他用他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说来惭愧,3·21谜案发生至今已经15年了,在第5年和第10年分别成立了攻坚组,再次将这起案子列为重点侦破案件,我就第二次攻坚组的组长,但是很遗憾,这桩案子没有在我手里结案,也成了我的一个心结,希望这次成立的专案组,能够啃下这个硬骨头,也算了却了我的这个心结。”
万书安先是介绍了一下这桩案子的背景,然后开始进入正题:“本案的案发地,位于城北的城中村,那里开发比较晚,多数住房也都以职工宿舍楼为主,我当初调查的时候,那片正准备拆迁,还好人都没安置走,算是了解一些情况,现在那边已经全部拆迁,起了高楼,案发地已经不能还原了,不过,案发时,当时出警的警察还是拍了很多照片,我可以用照片还原一下。”
随后万书安将物证袋里关于现场的照片一张一张地粘贴在案情分析板上。
“大家看到的这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便是案发现场,第一个发现尸骨的人姓张,是一名退休男教师,退休在家闲着无聊,看到旁边的这块荒地,觉得荒掉可惜,就想把地翻新一下,种点菜什么的,也就是在松土的过程中,挖出了这具尸骨,于是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将尸骨全部给挖了出来,通过现场勘查,警方发现尸骨身上还套着一件女士体恤,一条喇叭裤,和一条短裤。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其他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现场初步判断,这是一起谋杀案。”
“案发后,首要任务是确定尸源,由于此时的尸体已经呈白骨化状态,而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数年时间,这也就是说,具体的案发时间,不能确定,相关现场物证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殆尽,查找尸源的难度非常大。”
“当时警方兵分两路,一路进行尸检,一路调查走访失踪人员,法医通过尸检,死者为女性,年龄在20岁左右,上下浮动3岁,身高在1米63左右,在颅骨鼻根处和左颞顶部各有一处砍痕,死者疑为菜刀砍杀所致,因为白骨化严重,法医也没能推断出准确的死亡时间,好在提取到了死者的dna生物检材,但可惜没能比对上。”
“破案的关键,首先是要确定死亡时间,好缩小排查范围,通过走访发现,这片荒地五年前其实并不荒,当时有老人在这种过地,只不过后来老人去世了,没人种了,这才荒了下来,于是警方把排查的重点,放在了2003年到2008年这五年所有失踪女性身上,通过排查,有报警记录的女性失踪人员共有67名,把所有人都排查了一遍,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对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